时间: 2025-04-27 02:4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1:06
顾少府池上(一作顾少府池亭苇)
作者:曹松(唐代)
池上分行种,公庭觉少尘。
根离潮水岸,韵爽判曹人。
正午回鱼影,方昏息鹭身。
无时不动咏,沧岛思方频。
这首诗描绘了池塘边的景致,池塘的水面上分行生长着芦苇,公庭中感觉到尘世的纷扰少了很多。芦苇的根部远离潮水的岸边,清新的韵味分明带着曹人(即曹松自己)的气息。正午时分,鱼影在水中游动;傍晚时分,白鹭安静下来休息。无论何时,我都在吟咏着,思念着遥远的沧岛。
作者介绍: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所作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他的诗常常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哲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时期,诗人常在大自然中游历,写下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思考,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顾少府池上》是一首清新自然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池塘边芦苇与水面景象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首句“池上分行种”即引入了诗歌的主景,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诗人在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烦扰的淡泊与逃避,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根离潮水岸,韵爽判曹人”一句,通过对芦苇生长环境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新与脱俗。正午与方昏的对比,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静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无时不动咏,沧岛思方频”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与思念。诗中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激发出读者的共鸣。这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根离潮水岸”表达了什么意象?
诗人对哪种生活状态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