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商山》

时间: 2025-07-31 04:58:40

诗句

吟缘横翠忆天台,啸狖啼猿见尽猜。

四个老人何处去,

一声仙鹤过溪来。

皇城宫阙回头尽,紫阁烟霞为我开。

天际峰峰尽堪住,红尘中去大悠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4:58:40

原文展示

过商山
作者:贯休 〔唐代〕

吟缘横翠忆天台,
啸狖啼猿见尽猜。
四个老人何处去,
一声仙鹤过溪来。
皇城宫阙回头尽,
紫阁烟霞为我开。
天际峰峰尽堪住,
红尘中去大悠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的怀念,借助吟唱与自然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诗中提到的狖猴啼叫和猿声,似乎都在猜测着什么,四位老人又在哪里呢?而一只仙鹤飞过溪水,带来了超脱的气息。回头望去,皇城的宫阙都已消失,紫阁的烟霞为我打开了通向仙界的大门。天边的山峰让我心生向往,红尘中的我则显得格外悠闲自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吟缘:吟唱的缘由,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 :一种猴子,常用来比喻灵动的生物。
  • 仙鹤:传说中的神仙鸟,象征长寿与超脱。
  • 皇城宫阙:指的是大的宫殿和城池,暗喻权力与繁华。
  • 紫阁:指高高的楼阁,通常与美好景色联系在一起。
  • 红尘:世俗生活,常用来形容繁忙而喧哗的人世间。

典故解析

  •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仙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仙鹤常常被视为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字惟觉,号云门,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公元912年。贯休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佛教、道教哲理的深入理解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商山时,受到了天台山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心态。唐代社会繁华,士人们多有感慨,贯休则以此诗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诗歌鉴赏

贯休的《过商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歌的开头便是对天台山的怀念,"吟缘横翠忆天台",不仅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在面对繁忙世俗时的内心挣扎。接下来的"啸狖啼猿见尽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狖猴啼叫,猿声四起,似乎在传达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猜测。

"四个老人何处去"一语引发了对人生的反思,四位老人象征着智慧与经验的传承,但他们的去向却成了一个谜,使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归宿。而"一声仙鹤过溪来"则瞬间打破了这种沉思,仙鹤的出现带来了超脱的气息,似乎暗示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更加自由洒脱,"皇城宫阙回头尽,紫阁烟霞为我开",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那份无拘无束的自由。最后一句"红尘中去大悠哉"更是表达了他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仿佛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快乐在于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贯休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道家与佛家哲学的融合,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吟缘横翠忆天台:吟唱的缘由是因为身边的青翠山色让我想起了天台山。
  • 啸狖啼猿见尽猜:狖猴的叫声和猿的啼鸣在耳边响起,让人无法猜测它们在想什么。
  • 四个老人何处去:四位智者或老人的去处成了一个谜,暗喻人生的无常。
  • 一声仙鹤过溪来:一只仙鹤飞过溪水,带来了一种超然的气息。
  • 皇城宫阙回头尽:回头望去,繁华的宫殿已不再,象征着对权力的放弃。
  • 紫阁烟霞为我开:紫阁的烟霞为我敞开,象征着通向理想世界的大门。
  • 天际峰峰尽堪住:天边的山峰尽是可以驻足的地方,暗示心灵的归宿。
  • 红尘中去大悠哉:在世俗的红尘中,心中却是无比的悠闲自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心灵的寄托,仙鹤象征超脱。
  • 拟人:狖猴和猿的叫声被赋予了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皇城宫阙”与“紫阁烟霞”的对比,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诗人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选择和心灵的自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台:象征着理想与超脱。
  • 仙鹤:象征长生、自由与超凡脱俗。
  • 红尘:指世俗生活,象征繁忙与纷扰。
  • 紫阁:象征美好与理想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A. 猴子
    B. 狐狸
    C. 鳥
    D. 熊

  2. "皇城宫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权力与繁华
    C. 自然
    D. 宁静

  3. 诗人对红尘的态度是? A. 热爱
    B. 逃避
    C. 超然
    D. 迷茫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 《静夜思》(李白):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对比

  • 《过商山》《登高》(杜甫)的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但贯休更强调内心的自由与超脱,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世事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通过这样的分析和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贯休的《过商山》,以及其所传达的深刻情感和哲理。

相关查询

奉答圣俞达头鱼之作 千叶红梨花 留题南楼二绝 其二 渔家傲 答圣俞 刘丞相挽词二首 其二 罢官西京回寄河南张主簿 宋司空挽辞 雨中独酌二首 其一 西征道中送陈舅秀才北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肀字旁的字 闶闳 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暂时 包字头的字 德言工貌 无足挂齿 凵字底的字 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结衔 曙更 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慎小谨微 恶龙不斗地头蛇 五心六意 壮结尾的成语 彐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猜枚行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