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4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46:05
过商山
作者:贯休 〔唐代〕
吟缘横翠忆天台,
啸狖啼猿见尽猜。
四个老人何处去,
一声仙鹤过溪来。
皇城宫阙回头尽,
紫阁烟霞为我开。
天际峰峰尽堪住,
红尘中去大悠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的怀念,借助吟唱与自然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诗中提到的狖猴啼叫和猿声,似乎都在猜测着什么,四位老人又在哪里呢?而一只仙鹤飞过溪水,带来了超脱的气息。回头望去,皇城的宫阙都已消失,紫阁的烟霞为我打开了通向仙界的大门。天边的山峰让我心生向往,红尘中的我则显得格外悠闲自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贯休,字惟觉,号云门,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公元912年。贯休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佛教、道教哲理的深入理解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商山时,受到了天台山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心态。唐代社会繁华,士人们多有感慨,贯休则以此诗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贯休的《过商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歌的开头便是对天台山的怀念,"吟缘横翠忆天台",不仅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在面对繁忙世俗时的内心挣扎。接下来的"啸狖啼猿见尽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狖猴啼叫,猿声四起,似乎在传达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猜测。
"四个老人何处去"一语引发了对人生的反思,四位老人象征着智慧与经验的传承,但他们的去向却成了一个谜,使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归宿。而"一声仙鹤过溪来"则瞬间打破了这种沉思,仙鹤的出现带来了超脱的气息,似乎暗示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更加自由洒脱,"皇城宫阙回头尽,紫阁烟霞为我开",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那份无拘无束的自由。最后一句"红尘中去大悠哉"更是表达了他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仿佛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快乐在于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贯休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道家与佛家哲学的融合,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诗人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选择和心灵的自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A. 猴子
B. 狐狸
C. 鳥
D. 熊
"皇城宫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权力与繁华
C. 自然
D. 宁静
诗人对红尘的态度是?
A. 热爱
B. 逃避
C. 超然
D.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样的分析和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贯休的《过商山》,以及其所传达的深刻情感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