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饮席赠歌者贾翰卿》

时间: 2025-05-04 00:29:32

诗句

一曲淩波去,红莲礼白莲。

江南谁得似?

犹忆李龟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9:32

原文展示:

饮席赠歌者贾翰卿 苏曼殊 〔清代〕 一曲淩波去,红莲礼白莲。江南谁得似?犹忆李龟年。

白话文翻译:

一曲高歌,如同凌波仙子般飘然而去,红莲与白莲相互致敬。江南之地,谁能与之相比?不禁让人回忆起李龟年的风采。

注释:

字词注释:

  • 淩波:形容歌声或舞姿轻盈飘逸,如同水波荡漾。
  • 红莲、白莲:比喻歌者的歌声或舞姿,红莲热情奔放,白莲清雅脱俗。
  • 李龟年:唐代著名音乐家,此处借指贾翰卿的技艺高超,令人想起李龟年的风采。

典故解析:

  • 李龟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擅长演奏琵琶,其技艺高超,深得唐玄宗赏识。此处借用李龟年的典故,表达对贾翰卿技艺的赞赏和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清代诗人、画家,字子瞻,号东坡,是清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表达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苏曼殊在一场宴席上赠给歌者贾翰卿的,表达了对贾翰卿歌声的赞赏和敬仰,同时也借李龟年的典故,抒发了自己对江南文化的怀念和对高超技艺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歌者贾翰卿技艺的赞赏和敬仰。首句“一曲淩波去”,以“淩波”形容歌声的轻盈飘逸,如同仙子般飘然而去,给人以美的享受。次句“红莲礼白莲”,以红莲和白莲的相互致敬,比喻歌者的歌声热情奔放而又清雅脱俗,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末句“江南谁得似?犹忆李龟年”,借用李龟年的典故,表达了对贾翰卿技艺的赞赏和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江南文化的怀念和对高超技艺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超技艺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一曲淩波去”,以“淩波”形容歌声的轻盈飘逸,如同仙子般飘然而去,给人以美的享受。
  • 次句“红莲礼白莲”,以红莲和白莲的相互致敬,比喻歌者的歌声热情奔放而又清雅脱俗,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 末句“江南谁得似?犹忆李龟年”,借用李龟年的典故,表达了对贾翰卿技艺的赞赏和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江南文化的怀念和对高超技艺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以“淩波”形容歌声的轻盈飘逸,以红莲和白莲的相互致敬,比喻歌者的歌声热情奔放而又清雅脱俗。
  • 借代:借用李龟年的典故,表达对贾翰卿技艺的赞赏和敬仰。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超技艺的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江南文化的怀念和对高超技艺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淩波:形容歌声或舞姿轻盈飘逸,如同水波荡漾。
  • 红莲、白莲:比喻歌者的歌声或舞姿,红莲热情奔放,白莲清雅脱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淩波”形容的是什么? A. 歌声 B. 舞姿 C. 水波 D. 仙子
  2. 诗中“红莲礼白莲”比喻的是什么? A. 歌声 B. 舞姿 C. 水波 D. 仙子
  3. 诗中提到的“李龟年”是谁? A. 唐代音乐家 B. 唐代诗人 C. 唐代画家 D. 唐代书法家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表达了诗人对李龟年技艺的赞赏和敬仰,与苏曼殊此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与苏曼殊《饮席赠歌者贾翰卿》:两首诗都借用李龟年的典故,表达了对高超技艺的赞赏和敬仰,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李龟年技艺的怀念和对江南文化的感慨,而苏曼殊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贾翰卿技艺的赞赏和敬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收录了苏曼殊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可以对比阅读,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 题李杜苏黄像·少陵 畴甫叔挽诗二首 乙酉岁暮有感三绝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满江红·送雨迎晴 答高才卿 其一 归宗墨池 谨和老人雪晴 六月十六日宣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点水的字 讲宣 嘀咕 行巡 卤字旁的字 欲取姑予 傍开头的成语 里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敛衣 包含匈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三十六行 泼墨 捣枕捶床 包含羞的成语 陨身糜骨 端本清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