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7:26
寄蔡氏女子二首
王安石
我营兮北渚,有怀兮归女。
石梁兮以苫盖,绿阴阴兮承宇。
仰有桂兮俯有兰,嗟汝归兮路岂难。
望超然之白云,临清流而长叹。
我在北边的水边营帐,思念着你这个归来的女子。
石桥上用苫布遮盖,绿树成荫,承托着天空。
仰望树上桂花,低头看地上的兰花,唉,你的归来,路途岂会艰难?
望着那飘渺的白云,站在清流边长叹一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的典故较少,但“桂”和“兰”常被用作美好的象征,桂花象征高洁,兰花象征优雅,常被用来形容有德行的女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领军人物,提倡新法,致力于国家的改革与富强。王安石的诗词具有鲜明的个性,常融政治、哲理于诗中。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与蔡氏女子的友谊背景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诗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王安石的《寄蔡氏女子二首》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营帐、石桥、绿阴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个恬静、优雅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与思念。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使得思念之情更加深刻而细腻。
首联“我营兮北渚,有怀兮归女”,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地点和情感,展现出一种思念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石梁兮以苫盖”和“绿阴阴兮承宇”展示了环境的静谧与美好,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思念难以言表,但自然的美景足以安慰心灵。
后两句“望超然之白云,临清流而长叹”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白云的超然与清流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澎湃与思绪的纷乱。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折射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清丽而意境深远,极具王安石风格,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寄托,又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现了高洁的情操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诗人在思念中反映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高洁的情操与优雅的气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渚”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南边的水岸
B. 北边的水边
C. 中间的河流
诗人用什么描绘了营地的环境?
A. 石桥和绿树
B. 大山和湖泊
C. 沙滩和海洋
“望超然之白云,临清流而长叹”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感叹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的诗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王安石的诗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奔放。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反映了对友人思念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