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摸鱼儿·洗芳林》

时间: 2025-05-07 09:07:30

诗句

洗芳林、夜来风雨。

匆匆还送春去。

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

君听取。

怕此承、春归也过吴中路。

君行到处。

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

春还住。

休索吟春伴侣。

残花今已尘土。

姑苏台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

能唤否。

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

烦君妙语。

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7:30

诗词名称: 摸鱼儿·洗芳林

作者: 王沂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洗芳林夜来风雨。匆匆还送春去。
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君听取。
怕此承春归也过吴中路。君行到处。
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春还住。
休索吟春伴侣。残花今已尘土。
姑苏台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
能唤否。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
烦君妙语。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


白话文翻译:

昨夜在芳林中经历了一场风雨,春天匆匆地又要离去了。
刚刚送走春天,这次又要送你去南浦。你听着,
怕春天的归去也会经过吴中路。你走到哪里,
就快去湖边折下那千条翠柳,为我留下春天。春天还在这里,
就不要再寻求春天的伴侣了,残花如今已成尘土。
姑苏的台下烟波遥远,西子现在又在何方?
你能唤醒她吗?又恐怕残春已无凭据。
烦请你用你的妙语,让我把春天,连同花柳,写入翠笺之中。


注释:

  • 芳林:指花香浓郁的树林。
  • 南浦:南方的水边。
  • 吴中路:指吴地,今江苏一带。
  • 姑苏台:姑苏,即苏州,历史上著名的水乡。
  • 西子:指西湖的西子湖,是古代美人西施的代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沂孙,字景华,号雪窗,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情感细腻而深刻。

创作背景:

《摸鱼儿·洗芳林》创作于春末,诗人借春天的离去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艺术达到巅峰,诗人们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诗歌鉴赏:

《摸鱼儿·洗芳林》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离去以及对友人的依恋。整首词分为几个部分,前半部分通过描写春雨后的芳林,表达了春天的匆匆离去,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而“君听取”一句则直接与友人对话,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亲切感。

诗中“千条翠柳”是春天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愿意用翠柳来“系住”春天,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留恋。后半部分则提到残花和西子,突显了时光的无情与美好事物的易逝,令人感到无奈与伤感。最后一句“写入翠笺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春天的美好永留纸上,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洗芳林夜来风雨:夜间芳林遭遇风雨,暗示春天受到影响。
  • 匆匆还送春去:春天匆匆离去,表现出时间的飞逝。
  • 方才送得春归了:刚刚送走春天。
  • 那又送君南浦:又要送你去南方。
  • 君听取:请你听我说。
  • 怕此承春归也过吴中路:怕春天的归去也会经过吴中路,暗示春天的流逝。
  • 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请你去折柳,留下春天。
  • 春还住:春天仍在。
  • 休索吟春伴侣:不必再寻找春天的伴侣。
  • 残花今已尘土:残花已经变成尘土,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
  • 姑苏台下烟波远:姑苏的水波遥远。
  • 西子近来何许:西湖的美人近来在哪里?
  • 能唤否:能否唤醒她?
  • 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担心残春已无凭据。
  • 烦君妙语:请你用妙语。
  • 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希望你能将春天的美好写入诗句中。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天、花柳等赋予生命,表现情感。
  • 比喻:如“残花今已尘土”形象地表现了美好事物的消逝。
  • 对仗:如“千条翠柳”与“残花”,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友人的深情,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奈,充满了对流逝岁月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芳林: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翠柳:象征青春与希望。
  • 残花: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与无奈。
  • 西子:象征美丽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摸鱼儿·洗芳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沂孙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千条翠柳”寓意是什么?
    • A. 春天的离去
    • B.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王沂孙的《摸鱼儿·洗芳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两者均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王沂孙更侧重于春天的意象,而李清照则强调个人情感的孤独与追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 咏王右丞 送裴如晦宰吴江 和民乐 送可教僧归越 范饶州夫人挽词二首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 谕鸥 采石怀古 送家挣寺丞知洛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香字旁的字 译籍 畜我不卒 穷捕 鬼字旁的字 逻吏 孳蔓难图 神鬼莫测 足字旁的字 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急于星火 两点水的字 弛拙 韦字旁的字 说千说万 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贫女分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