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8:21
一萼红(红梅)
作者:王沂孙 〔宋代〕
占芳菲。趁东风妩媚,重拂淡燕支。
青凤衔丹,琼奴试酒,惊换玉质冰姿。
甚春色江南太早,有人怪和雪杏花飞。
藓珮萧疏,茜裙零乱,山意霏霏。
空惹别愁无数,照珊瑚海影,冷月枯枝。
吴艳离魂,蜀妖浥泪,孤负多少心期。
岁寒事无人共省,破丹雾应有鹤归时。
可惜鲛绡碎翦,不寄相思。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孤独。
首先,梅花在东风中盛开,妩媚而美丽,像是轻柔的燕子在轻拂着它的枝头。
青凤含着红色的花瓣,琼奴(神话中的仙女)在试酒,惊艳地换了冰冷的姿态。
然而春天在江南来得太早,有人惋惜梅花与雪杏花一起盛开。
梅花的藓珮稀疏,红裙纷乱,仿佛山间的意境也变得迷离起来。
这情景只让人徒增无数的离愁,映照在珊瑚海的影子里,冷月照在枯枝上。
吴地的美人已离去,蜀地的妖姬也在流泪,多少心中的期盼都被辜负。
寒冷的岁月无人共度,破晓时分,或许会有鹤归来。
可惜那碎裂的绡纱,无法寄托我的相思。
作者介绍:王沂孙,字子浩,号松溪,晚号蓉溪,宋代诗人,曾任官职,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咏物抒情,尤其喜爱梅花,作品多表现孤独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与孤独的哲学思考。
王沂孙的《一萼红(红梅)》以梅花为主题,借助梅花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思念。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了一幅春意盎然却又充满愁绪的画面。首先,诗人以“占芳菲”开篇,抓住了梅花在春天中绽放的瞬间,表达了对春天的期望与赞美。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却将目光转向了梅花的孤独与愁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提到“青凤衔丹,琼奴试酒”,让人联想到美丽与欢愉,但接下来的“空惹别愁无数”却透露出一丝忧伤。诗人通过对美景的描绘,暗示了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尤其是“岁寒事无人共省”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与世隔绝的心境。
整首诗在风格上既有细腻的观察,又有深刻的情感,充分展现了王沂孙的艺术技巧与情感深度。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也象征着诗人的精神追求,虽经历风雪,却始终不改其志,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梅花的绽放与凋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孤独、失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王沂孙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凤”象征什么?
“岁寒事无人共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描绘的春天与梅花的关系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