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1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11:12
一萼红(前题)
翦丹云。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
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
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
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
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
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纷。
谩重记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
一树珊瑚淡月,独照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忧伤而又美丽的情景。作者在丹云之上,感到江边的道路冷清,千层护送着清香。泪水如绡单轻轻弹落,妆容凝重,惊讶于自己消瘦如冰的身影。为谁在东风吹拂时换上了新的颜色,任由红色的雪花飞舞在绿罗裙上。吴苑中双双的身影,蜀城的高髻,忽然来到柴门前。想要寄信给远方的故人,却恨燕子支撑得太薄,令人感到寂寞的春痕。玉管难以留住音律,金樽容易让人泪流,几度醉酒之后又纷纷而散。漫不经心地回忆罗浮的梦境,走在芳影中如同在宿杏花村。一树珊瑚在淡淡月光下,独自照耀着黄昏。
作者介绍:王沂孙,字季冲,号渔翁,宋代诗人,以其精致的词风和清新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王沂孙的创作高峰期,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个人情感和对故人的思念。
《一萼红(前题)》是一首情感丰富且意象鲜明的诗作。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逝去青春的无奈。开篇“翦丹云”,便引入了一种轻盈而美丽的氛围,接着便是对江边路冷的感慨,暗示着孤独与寂寞。诗中提到的“弹泪绡单”,则是对女子柔情与脆弱的深刻刻画,令人感同身受。接下来的“为谁趁东风换色”,不仅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隐含了对爱情的追求与失落。
整首诗在音乐性和节奏感上都表现得十分出色,尤其是对“玉管难留,金樽易泣”的描写,既有饮酒作乐的豪情,又有对酒后伤感的无奈,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情感。此外,结尾“一树珊瑚淡月,独照黄昏”,则是对孤独与美的深刻思考,既有淡淡的忧伤,又有对美好时光的眷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回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青春的怀念、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孤独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诗词测试:
“翦丹云”中的“翦”字意思是?
A. 剪裁
B. 画画
C. 写字
D. 听音乐
诗中提到的“绛雪”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美丽与哀伤
C. 暴风雪
D. 希望
诗歌主要表达了以下哪种情感?
A. 愉快
B. 孤独与思念
C. 骄傲
D. 讽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同为表现离愁别绪的作品,李清照的《如梦令》以柔和的笔触描绘女性的思念情感,与王沂孙的《一萼红》在意象的细腻与情感的深刻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