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碧牡丹》

时间: 2025-04-26 14:24:32

诗句

乍梦秋风扇。

还识栖梁燕。

一段离情,恍认花飞人远。

旧约难凭,芳信思量遍。

别来消瘦深院。

正无限。

自恨年又晚。

茫茫境迁时换。

绮陌曾游,系惹柳丝长短。

怕说温柔,歌罢从头愿。

随阳犹认归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4:32

碧牡丹

作者: 吴湖帆 〔清代〕


原文展示:

乍梦秋风扇。还识栖梁燕。
一段离情,恍认花飞人远。
旧约难凭,芳信思量遍。
别来消瘦深院。正无限。
自恨年又晚。茫茫境迁时换。
绮陌曾游,系惹柳丝长短。
怕说温柔,歌罢从头愿。
随阳犹认归雁。


白话文翻译:

突然梦见秋风轻扇,依稀记得栖息在梁上的燕子。
一段离别的情怀,恍惚间认出花飞人远的情景。
旧时的约定难以凭借,芳信(花信)思量已遍。
自从别后,我在深院中消瘦,感到无尽的思念。
自怨年纪渐长,时光在茫茫中流转。
曾经游玩的绮陌,如今只剩下被柳丝缠绕的长短。
不敢轻言温柔,歌声结束后心愿再重。
随阳光仍能认得归来的雁。


注释

  • 乍梦: 突然梦到。
  • 栖梁燕: 形象描绘燕子栖息在房梁上。
  • 离情: 离别的情感。
  • 芳信: 传达情感的信件或花信。
  • 消瘦: 形容因思念而憔悴。
  • 绮陌: 美丽的道路。
  • 柳丝: 柳树的枝条,象征柔情。
  • 温柔: 形容柔和的情感。

典故解析

  • 燕子: 燕子栖息在梁上常常被用来象征离愁别绪,表示离别后对往昔的怀念。
  • 柳丝: 柳树常被用来象征柔情与思念,柳丝的长短暗示了情感的千丝万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年-1968年)是清代著名画家和诗人,以山水画和花鸟画闻名,诗词风格细腻,常常流露出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感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诗歌鉴赏

《碧牡丹》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捕捉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便以“乍梦秋风扇”引入,瞬间带给读者一种梦境般的感觉,暗示着秋天的凉意和思念的愁绪。接着,诗人通过“栖梁燕”的意象,唤起了对旧时光的回忆,使人感受到在离别之后的孤独与失落。

全诗的情感层层递进,尤其在“别来消瘦深院”一句中,诗人表现出因思念而日渐消瘦的状态,折射出内心的苦闷与哀伤。通过“正无限”这一句,诗人传达了思念之情的无穷无尽,仿佛没有尽头。

而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描绘随阳归来的雁,暗示着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尽管在此时此刻,温柔的情感显得如此遥不可及。整首诗通过对季节的描写、对燕子的回忆,以及对柳丝的感慨,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的画面,展现了离愁别绪的深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乍梦秋风扇: 突然在梦中感受到秋风的轻拂,象征着初秋的来临与思念的开始。
  2. 还识栖梁燕: 记得曾经栖息在梁上的燕子,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3. 一段离情,恍认花飞人远: 离情如花飞,恍惚间感受到人已远去,暗示着对离别的感伤。
  4. 旧约难凭,芳信思量遍: 旧时的约定难以再依靠,思念之情遍布心间。
  5. 别来消瘦深院: 离别后在深院中日渐消瘦,表现思念的痛苦。
  6. 正无限,自恨年又晚: 思念之情无尽,自责年纪渐长,未能再聚。
  7. 茫茫境迁时换: 形容时光流转,境遇变化,感叹人生无常。
  8. 绮陌曾游,系惹柳丝长短: 曾经游玩的美丽小径,如今只剩下柳丝的缠绕,暗示着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
  9. 怕说温柔,歌罢从头愿: 不敢轻言温柔,歌声结束后仍希望再重温旧梦。
  10. 随阳犹认归雁: 在阳光下依然能够认得归来的雁,象征着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 利用“秋风扇”比喻思念的轻柔与瞬息。
  • 拟人: 燕子和柳丝被赋予情感,使得自然元素更具人性化。
  • 对仗: 在结构上,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渲染,诗人成功地传达了浓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风: 象征着凉意与思念的开始。
  2. 燕子: 代表着旧时光的美好与离愁。
  3. 深院: 象征孤独与思念的空间。
  4. 柳丝: 代表柔情与牵挂。
  5. 归雁: 象征着思念的寄托与对重聚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乍梦秋风扇”的意思是? A. 突然梦到秋天的风
    B. 秋风轻扇的感觉
    C. 梦见了燕子
    答案: A

  2. 诗中提到的“栖梁燕”象征什么? A. 离别的痛苦
    B. 过往的美好
    C. 自然的和谐
    答案: B

  3. “自恨年又晚”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离别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晏殊《浣溪沙》

诗词对比

  • 吴湖帆的《碧牡丹》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离愁别绪,但吴湖帆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多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表现。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送啸上人之五台 冯刑部索书册 露筋祠 曹娥祠 禹陵 美人红甲 张云南遗马金囊 驾归自阅群望于衢恭赋 小集滴水厓朝阳观 许口北遗以绫帛绵三物题曰袍具作诗谢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罪大弥天 里字旁的字 暴处 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愈发 贸首之雠 行伍出身 东闪西躲 又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点结尾的成语 魂摇魄乱 应变将略 麥字旁的字 鸲鹆眼 爻字旁的字 更姓改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