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碧牡丹》

时间: 2025-05-07 09:30:22

诗句

断岸分流景。

连阁催新暝。

一带清溪,未晓游人心性。

趁汐归船,摇语波无定。

月华风意谁领。

暮云凝。

顾望天去迥。

江花睇蛾曾凭。

濯粉池妆,最是晚秋难整。

甚日归来,愁又歌同病。

离怀长恁凄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0:22

原文展示

碧牡丹
作者: 陈洵 〔清代〕

断岸分流景。连阁催新暝。
一带清溪,未晓游人心性。
趁汐归船,摇语波无定。
月华风意谁领。暮云凝。
顾望天去迥。江花睇蛾曾凭。
濯粉池妆,最是晚秋难整。
甚日归来,愁又歌同病。
离怀长恁凄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断崖边上流水的景色,楼阁在新夜降临时显得愈发催人入胜。一条清澈的小溪流淌,游人心中却仍未明白这一切的意义。顺着潮水回到船上,轻声交谈,波浪却不定。月光和风意谁能掌握?暮云凝聚,回头望去天空遥远。江边的花朵如同美丽的蛾子,曾经依偎在这里。洗净粉妆的池塘,最是晚秋难以打理。何时回归,愁苦与歌声共同相伴,离别的思绪如此凄凉。


注释

字词注释:

  • 断岸:指崖边,水流从崖边分开。
  • 新暝:新夜,指夜晚刚刚降临。
  • 未晓:未了解,未明白。
  • 趁汐:顺着潮水。
  • 摇语:轻声交谈。
  • 月华:月光。
  • :聚集,停止。
  • 睇蛾:形容花朵的娇美,如同蛾子。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江花、月华等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写景抒情。其诗语言清丽,情感细腻,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感悟。

创作背景: 《碧牡丹》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诗人对秋冬交替时节的感受,正值离别季节,诗人以自然景象寄托对离愁的感慨。


诗歌鉴赏

《碧牡丹》是一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来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江边的美丽景色,开头两句通过“断岸分流景”和“连阁催新暝”构建出一幅静谧而动人的画面,展现出夜幕降临时的宁静与美丽。接下来的句子则引入游人的心境,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美的感慨与思考。

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透过“趁汐归船,摇语波无定”表达了游人心情的波动,正如潮水一样不定。此时的月光与风意又让人感到一丝冷清,仿佛在问:在这悠悠的自然中,谁又能真正把握自己的情感?而“暮云凝”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沉重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苦楚。

整首诗以“离怀长恁凄冷”作结,情感愈加浓烈,表达了对归来无期、离别之痛的深刻感受。诗人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隐含着对人生、情感的哲思,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断岸分流景:描绘了崖边的流水,景色独特。
  2. 连阁催新暝:楼阁与夜色交融,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一带清溪,未晓游人心性:小溪的流淌与游人内心的迷茫形成对比。
  4. 趁汐归船,摇语波无定:顺潮而归,轻声交谈,但内心波动不定。
  5. 月华风意谁领:月光与风意交织,谁能掌控这种自然的感觉?
  6. 暮云凝:傍晚的云彩凝聚,象征着沉重的情感。
  7. 顾望天去迥:回头望去,天空显得遥远,象征着不可触及的理想。
  8. 江花睇蛾曾凭:江边的花如同蛾子般美丽,曾是依靠与慰藉。
  9. 濯粉池妆,最是晚秋难整:洗净妆容却难以打理,暗含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10. 甚日归来,愁又歌同病:何时归来,愁苦与歌声相伴,表达对离别的无奈。
  11. 离怀长恁凄冷:离别的思绪如此凄凉,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花睇蛾”,将花比作蛾子,突显其美丽。
  • 拟人:如“月华风意谁领”,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断岸分流景,连阁催新暝”,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离愁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断岸:象征着离别和失落。
  • 清溪:代表着纯净与流动的生活。
  • 月华:象征着孤独与思索。
  • 暮云:暗示着沉重的情感与不可知的未来。
  • 江花:象征着美丽与脆弱的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断岸分流景”描绘的是哪个自然景象?

    • A. 瀑布
    • B. 江河
    • C. 山岭
    • D. 海洋
  2. “趁汐归船”中“汐”指的是什么?

    • A. 风
    • B. 潮水
    • C. 雨
    • D. 雪
  3.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感?

    • A. 江花
    • B. 月华
    • C. 清溪
    • D. 暮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vs. 《碧牡丹》
    • 同为抒情诗,前者以思乡为主题,后者则侧重于离别与自然的结合。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但《碧牡丹》更加细腻和复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选》
  3.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长峰迳遇雨,遣闷十绝句 露坐戏嘲星月 发杨港渡入交石夹四首 残雪 春晚往永和 过五里迳三首 宿小沙溪 其二 送钱寺正出守广德军二首 送文黼叔主簿之官松溪 陈商卿挽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平结尾的成语 日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皮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颁给 同声相呼 西字头的字 见危授命 扛鼎抃牛 温谨 金刚努目 臂结尾的成语 人杰 短檠 无通 因人成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