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周寺丞知落南》

时间: 2025-04-30 23:40:49

诗句

大华指商於,中间百里余。

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

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

惜哉非肯綮,不足试投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0:49

送周寺丞知落南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原文展示:

大华指商於,中间百里余。
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
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
惜哉非肯綮,不足试投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从大华山出发,经过商於(地名),途中距离约百里。行走时,山驿越来越远,渐渐与世间的喧嚣疏离。楚国的边塞与秦国的民众交错聚居。可惜的是,并不是我所期待的地方,不值得我去冒险。

注释:

  • 大华:指大华山,是一座名山。
  • 商於: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 山驿:山中的驿站,表示行程的艰难。
  • 楚塞:楚国的边塞,指楚地的边界。
  • 秦民:指居住在秦国的人民。
  • 惜哉非肯綮:可惜的事并不是我所期待的地方。

典故解析:

“楚塞”“秦民”反映了当时的地理和政治背景,诗中提到的地域和民族交错,暗示了历史上不同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冲之,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对历史的研究和思考深入透彻,诗词也具备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送别友人或同事周寺丞时作,周寺丞即将赴南方任职,诗中表达了对他前往南方的惋惜与祝福,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从大华山出发的旅程,展现了山地的寂静与人世的喧嚣之间的对比。诗中的“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离愁,仿佛在提醒人们,繁华的城市生活与自然的宁静是多么的不同。诗人在描述楚塞与秦民的交错时,似乎在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而最后一句“惜哉非肯綮”,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更是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包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显示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大华指商於,中间百里余:描绘了行程的起点和距离,给人一种遥远而又神秘的感觉。
    2. 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通过“稍行”与“渐”的对比,表现出距离的逐渐拉开,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疏离。
    3. 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通过描绘不同地域的人群,体现了历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4. 惜哉非肯綮,不足试投虚: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反映出诗人的思考与情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诗中通过地理描述隐喻人生旅途中的艰难与孤独。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出行的祝福与不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 大华山:象征高远与超脱,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商於:象征着人世间的繁华与喧嚣。
  • 楚塞与秦民:象征着历史的交融与文化的碰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塞”指的是哪个国家的边塞?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D. 汉国

  2.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祝福与不舍
    C. 愤怒
    D. 忧伤

  3. “惜哉非肯綮”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人生的理想
    B. 交友的愉快
    C. 对未来的迷茫
    D.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多的是对前途的展望与理想的追求。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奔放的向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传》
  • 《资治通鉴》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建兴苑诗 忆长安。八月 经湛长史草堂 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 状江南。仲冬 谪居汉阳白沙口阻雨,因题驿亭 送头陀上人赴庐山寺 寄邢逸人 答王仲山见访溪上田居 病移南窗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推陈出新 乚字旁的字 课最 敛版 麥字旁的字 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文人墨士 滴粉搓酥 螟蛉之子 冲陈 待时守分 折文旁的字 弩牙 林墅 雨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