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8:40
元宰抚洪钧,四海可熏灼。
至人养天真,视此犹婴缚。
出入金鼓威,寤寐琴樽乐。
乃知伊吕心,未始忘丘壑。
元宰抚摸着洪钧,四海都能被熏陶和熏灼。
至高的人保养着天真的本性,看这就像婴儿被束缚。
在金鼓的威势中出入,醒来和入睡之间都伴有琴声和酒樽的乐趣。
于是我知道伊尹和吕望的心思,从未忘记过我的故乡山川。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历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以史为鉴,强调治国理政的智慧。其诗词风格多表现出深思和沉稳,常以历史和个人经历为题材。
此诗写于司马光晚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表达了他在权力与责任之间的思考,以及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首句提到“元宰抚洪钧”,展现出权力的象征,而“至人养天真”则表达了对本真的追求。诗人用“婴缚”来形容这种追求的艰难,暗示在权力的束缚下,人的真实情感和本性受到压抑。
诗中的音韵美和节奏感通过“出入金鼓威”和“寤寐琴樽乐”得以体现,这里的“金鼓”象征着权力的威严,“琴樽”则代表着生活的乐趣和闲适。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在繁华背后潜藏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一句“乃知伊吕心,未始忘丘壑”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伊尹和吕望不仅是历史人物,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权力的反思和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至人”指的是谁?
“出入金鼓威”中的“金鼓”象征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