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雨》

时间: 2025-08-07 17:51:05

诗句

夜雨山草湿,爽籁杂枯木。

闲吟竺仙偈,清绝过于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7:51:05

原文展示:

夜雨山草湿,爽籁杂枯木。
闲吟竺仙偈,清绝过于玉。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雨水让山上的草变得湿润,凉爽的风掠过枯木。闲来无事,吟诵着竺仙的偈语,声音清澈、绝美,胜过了玉石的音韵。

注释:

  • 夜雨:夜间的雨,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山草湿:山上的草因雨水而湿润,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爽籁:清凉的风,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 杂枯木:枯木与湿草形成对比,显示出自然的多样性。
  • 竺仙偈:竺仙是指中国佛教中的高僧,偈语是其所作的诗句,通常简练而富有哲理。
  • 清绝:声音清脆且绝美,形容诗句的优雅和深远。

典故解析:

“竺仙”指的是竺可桢,古代著名的高僧,他的偈语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这一提及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修养,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推崇与借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诗人,字惟道,号清白。以诗歌和书法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象与人情物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山中听着雨声,被自然的景色和禅意所打动,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夜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且富有禅意的夜雨图景。开头两句,诗人以“夜雨山草湿”引入,雨水滋润了山上的草,给人以生命的感受。接着“爽籁杂枯木”,描绘出清风吹动枯木的声音,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和谐。诗中后半部分,诗人提到“闲吟竺仙偈”,不仅表达了个人的闲适情趣,也暗示了对佛教文化的追求。最后一句“清绝过于玉”,以玉的美丽作为对比,强调偈语的清新脱俗,给人一种超越世俗的感受。这首诗在意象上、情感上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雨山草湿:描绘夜间细雨轻轻滋润山上的草,表现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爽籁杂枯木:清凉的风穿过枯木,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增强了自然的诗意。
    • 闲吟竺仙偈: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悠闲地吟诵高僧的诗句,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 清绝过于玉:强调吟诵的声音清亮、动人,甚至胜过了玉石的音韵,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吟诵的声音比作玉,增强了声音的清脆感。
    • 对仗:在结构上,前后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主题主要围绕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佛教文化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夜雨:象征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山草:生命力的象征,表现自然的生机。
  • 枯木:生命的残缺与轮回,形成视觉的对比。
  • 竺仙偈:代表着佛教智慧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
    C. 对历史的追忆

  2. 诗中提到的“竺仙偈”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高僧的诗句
    C. 一种自然现象

  3. “清绝过于玉”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诗句的声音清脆绝美
    B. 玉的价值更高
    C. 自然的声音更动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写夜雨带来的生机,但更注重对时局的感慨。
  • 李白的《月下独酌》则通过月亮的描写,表现孤独与自我对话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白云先生王迥见访 书怀贻京邑同好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 游江西留别富阳裴、刘二少府 送贾升主簿之荆府 南还舟中寄袁太祝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一题作岘山亭送朱大) 归至郢中 送袁太祝尉豫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梁 官事官办 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美不胜收 肀字旁的字 屎流屁滚 重厚寡言 相生相成 霞光万道 连明达夜 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虑祸 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庙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