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4:42
离别难 赠别
作者: 余汉 〔清代〕
且略消停这会,料归也难留。
但合堪莺惨花愁。
况伤春愈觉胜悲秋。
尤可恨门外声喧,长年三老,促上兰舟。
待丁宁欲订再来欢会,才说又还休。
吴地角,楚山头。
望将穿无际双眸。
忆焚香月底联咏,总安排烟水付东流。
须索向绣枕边傍,罗帏深处,兀自埋忧。
谁信道转似当年未见,一样病西楼。
暂且稍微停留一下,估计很快又要分开。
只好忍受莺鸟凄惨和花儿悲愁。
更何况伤春的情绪更胜于悲秋。
尤其可恨的是门外的喧嚣,
长年累月的三老,催促着上兰舟。
等到彼此再约欢聚的时刻,
刚说完又不得不休息。
在吴地的尽头,楚山的顶部,
遥望那无尽的双眸。
回忆起焚香的时候,在月下吟咏,
都安排烟水付东流。
应该在绣枕边依靠,
在罗帏深处,独自埋藏忧愁。
谁能相信时光转变得像当年未见,
依然是那样的病态在西楼。
余汉,清代诗人,擅长描写离别和思乡之情。他的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社会观察,尤其对人情冷暖有独到的理解。
此诗写于作者面临离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无奈与忧伤。诗作的情感充沛,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微妙。
《离别难 赠别》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深刻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波动。开头,诗人以“且略消停这会,料归也难留”引入,既表明了短暂的相聚,也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给人以强烈的时间流逝感。诗中的“莺惨花愁”,通过意象的选择,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却又令人心伤的两面,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
接下来的“尤可恨门外声喧”,不仅描绘了外界的喧闹与繁杂,更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焦虑,表现出离别时的无奈。随着“待丁宁欲订再来欢会,才说又还休”的描写,离别的迫近感愈发明显,诗人对再聚的期待与无奈交织,令读者感同身受。
后半部分的“吴地角,楚山头”,通过地名的引用,增强了离别的空间感,而“忆焚香月底联咏”则将个人情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诗人以“谁信道转似当年未见,一样病西楼”收尾,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情感的依然,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离别的深切体悟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围绕离别这一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与感叹。
诗中的“且略消停这会,料归也难留”表达了什么情感?
“吴地角,楚山头”中的“吴地”指的是哪里?
诗中提到的“焚香”与“月下联咏”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