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学公院池莲》

时间: 2025-07-30 06:09:13

诗句

竹引山泉玉甃池,栽莲莫怪藕生丝。

如何不似麻衣客,坐对秋风待一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09:13

原文展示:

题学公院池莲
唐代:李洞

竹引山泉玉甃池,
栽莲莫怪藕生丝。
如何不似麻衣客,
坐对秋风待一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池塘的美丽景象:清澈的山泉引入池中,池塘里栽种的莲花,虽然莲藕生出丝状的根,但这并不可怕。诗人感叹道,为什么不似那衣衫简陋的客人,静静坐在秋风中,静候一枝莲花的出现呢?

注释:

  • 竹引:竹子引导的水流。
  • 山泉:清澈的山间泉水。
  • 玉甃:指池塘的底部用玉石铺成。
  • 栽莲:种植莲花。
  • 藕生丝:莲藕生出细丝的根,表达对莲的繁衍。
  • 麻衣客:指衣着朴素的客人,象征一种淡泊与安静的生活态度。
  • 秋风:秋天的风,常常代表着凋零与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在诗歌创作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李洞在池塘边感受自然之美时,表达了他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心态和对自然静谧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竹引山泉、玉甃池、莲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恬静、优雅的画面。诗中的“竹引山泉”与“玉甃池”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既有生气又富有诗意的环境。莲花被视为高洁和纯粹的象征,诗人通过莲藕生丝的描写,暗示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复杂性,似乎在说,生活的繁琐并不妨碍心灵的清净。

后两句则转向一种哲学思考,诗人自问为何不如麻衣客那般自在,坐在秋风中,静待一枝莲花的绽放。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也表达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淡然与恬静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引山泉玉甃池:竹子引导山间清泉,泉水流入用玉石铺成的池塘,描绘出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
  • 栽莲莫怪藕生丝:种植莲花,不要奇怪莲藕会长出细根,暗示生命的延续与繁复。
  • 如何不似麻衣客:为何不如那衣衫朴素的客人,反映出诗人对生活方式的思考。
  • 坐对秋风待一枝:面对秋风静静等待一枝莲花,表现出一种淡泊和从容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花与高洁的品德相联系,象征纯洁的情感。
  • 对仗:如“竹引山泉”与“玉甃池”,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活状态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复杂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清高。
  • 山泉:代表自然的纯净与灵动。
  • :象征高洁、贞操与宁静。
  • 秋风: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池塘是用什么铺成的? A. 石头
    B. 玉石
    C. 木材
    D. 泥土

  2. 诗人为何提到“麻衣客”? A. 代表财富
    B. 代表高洁
    C. 代表淡泊
    D. 代表奢华

  3. “栽莲莫怪藕生丝”中的“丝”指的是什么? A. 莲花
    B. 莲藕的根
    C. 水草
    D. 细线

答案: 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
  • 《荷叶歌》:描绘荷花的优美意境,主题与莲花相近。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自然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国事与家国情怀的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山水自然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享受,和李洞的诗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李洞诗集》

相关查询

换巢鸾凤•送疚斋翁之广州 换巢鸾凤 倚梅溪四声 换巢鸾凤 换巢鸾凤 送曹纕蘅丈之贵阳 换巢鸾凤 其二 再赋故宫五色鹦鹉 换巢鸾凤 题叶拜庚三生幻迹图 换巢鸾凤 用梅溪韵同魏丈滋伯作 换巢鸾凤 有邻媪以金龙鹦鹉来售者以词告之 换巢鸾凤 换巢鸾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彑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观者云集 霉湿 丶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鸿隐凤伏 回睛 发结尾的成语 逸兴云飞 包含孜的成语 干理敏捷 镜破钗分 里字旁的字 拾开头的成语 蛋白胨 铿金戛玉 恃功岸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