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所见》

时间: 2025-05-04 01:35:18

诗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5:18

原文展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白话文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上,歌声在树林间回荡。他本想去捕捉鸣叫的蝉,突然停下了嘴,静静地站立。

注释:

字词注释:

  • 牧童:放羊的小孩,这里指代放牧的年轻人。
  • 骑黄牛:骑在一头黄色的牛上,描绘了牧童的形象。
  • 歌声振林樾:歌声在树林和树荫中回荡,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意欲:想要,打算。
  • 捕鸣蝉:捕捉鸣叫的蝉,体现了童趣和自然的互动。
  • 忽然:突然,表示动作的迅速和出乎意料。
  • 闭口立:停止说话,静静地站着,表现出对环境的专注。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反映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年-1797年),字子才,号子才,晚号简斋,清代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及评论。袁枚的诗风清新自然,不拘泥于格律,常以生活中的细节和自然景观为题材,强调个体感受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所见》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袁枚在此诗中通过简单的场景描绘,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所见》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短小诗作,展现了袁枚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牧童骑在黄牛上,悠然自得地唱着歌,表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歌声在树林间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仿佛可以让人听到那清脆的歌声。接着,诗人描绘了牧童意欲捕蝉的情景,表现出对自然的好奇与探索。然而,当他要捕捉鸣蝉时,突然闭口立住,似乎在感受周围的安静与自然的美好。这种突如其来的静止,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浓厚的田园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牧童骑黄牛:开篇以牧童和黄牛为主角,展现乡村的宁静景象。
  • 歌声振林樾:歌声的回响不仅增强了场景的生动感,也体现了自然的交融。
  • 意欲捕鸣蝉:表现出牧童的童趣和对自然的亲近。
  • 忽然闭口立:突出的转折,表明了对环境的敏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拟人:歌声似乎有了生命,在林间回荡,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使得语言更加和谐流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牧童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牧童:象征纯真与童年。
  • 黄牛:象征劳动与生活的朴实。
  • 歌声: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 鸣蝉:象征夏日的生机与自然的节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牧童”指的是: A. 放牛的人 B. 捕蝉的人 C. 唱歌的人

  2. “歌声振林樾”中“振”字的意思是: A. 震动 B. 挥舞 C. 清晰

  3. 牧童在想要捕捉什么? A. 鸟 B. 蝉 C. 鱼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村居》高鼎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袁枚的《所见》更注重对自然生活的描绘,而李白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两者虽主题不同,但均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袁枚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田园诗的魅力与艺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大德歌·春 多歧亡羊 杨布打狗 愚公移山 黄葵花 哭田布 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 题水月台 送孙尧夫赴举 送杨敬之倅湖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字旁的字 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骑鹤上扬 两点水的字 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夹拜 彐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重利盘剥 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异候 生民涂炭 披头跣足 卒年 予人口实 挂肚牵心 琐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