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居喜友人见访》

时间: 2025-05-02 19:01:34

诗句

入云晴劚茯苓还,日暮逢迎木石间。

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1:34

原文展示

入云晴劚茯苓还,日暮逢迎木石间。
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山中居住的情景,诗人迎接友人的到访。诗的前两句写景,表现出晴朗的天空和茂密的茯苓,傍晚时分,诗人与友人在山石间相聚。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眼中所见的一切,除了诗歌与友人外,只有那半潭秋水和一座房山。

注释

  • :古代指一种石头,这里用来形容山的景象。
  • 茯苓:一种中药材,常生长在松树根部,象征着山中自然的生机。
  • 逢迎:迎接、招待朋友。
  • 半潭秋水:指山中一小片秋天的水面,象征宁静和清幽。
  • 一房山:指诗人居住的山,表现出诗人对环境的亲近和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常有隐逸之情。他的诗歌作品中,体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洞在山中隐居时,恰逢友人来访,表达了他在宁静山居生活中的愉悦心情及对友人相聚的珍惜。

诗歌鉴赏

《山居喜友人见访》是一首展现诗人闲适生活的佳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文人理想中的山居生活。开头两句“入云晴劚茯苓还,日暮逢迎木石间”描绘了山间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诗人在日落时分与友人相聚,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后两句“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则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认为,除了友人和诗歌之外,眼前的一切也都是美好的,尤其是那半潭秋水和一座房山,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归属感。整首诗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入云晴劚茯苓还:描绘了晴天的高山,云雾缭绕,茯苓在山间生长,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图景。
  2. 日暮逢迎木石间:傍晚时分,诗人与友人在山石间相聚,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3. 看待诗人无别物:诗人眼中,除了友人和诗歌之外,别无他物,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4. 半潭秋水一房山:秋水与山的映衬,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情感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心灵的宁静。
  • 对仗:诗中“入云晴劚”和“日暮逢迎”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传达了一种归隐自然、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山、茯苓:自然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依恋。
  • 秋水:象征着宁静与清澈,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平和。
  • 房山:诗人的居所,象征着归属感与安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茯苓”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药材
    • B. 一种水果
    • C. 一种花卉
  2. “入云晴劚”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A. 阴雨绵绵
    • B. 晴朗的山景
    • C. 夜晚的星空
  3. 诗人在什么时间与友人相聚?

    • A. 清晨
    • B. 正午
    • C. 日暮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与《山居喜友人见访》都描绘了山居生活,但前者更侧重于夜晚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而后者则强调朋友间的温情与欢聚。两首诗在意境上相辅相成,展现了不同侧面的山居生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挽张彦知 送天台圭上人 送举书记归天台 清江曲 菩萨蛮·园林寂寂春归去 点绛唇·冰勒轻颸 如梦令·叠嶂晓埋烟雨 清平乐(咏岩桂) 木兰花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官厅 望风希旨 卝字旁的字 逋客 缭祭 谷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包含楸的词语有哪些 回文 用字旁的字 一五一十 呼应不灵 连更晓夜 银样镴枪头 清风高节 走之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