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44
千里飞行杀敌,鸿雁阵,鹳鹅军。乱浮云。步骑更闻皆捷,残羌无处奔。一发连珠枪弹,殪千人。
在千里之外飞驰而战,像鸿雁编成阵列,像鹳鹅般整齐的军队。云彩浮动不定。步兵和骑兵的捷报不断传来,残存的羌人无处可逃。一发发连珠的枪弹,已让千人丧命。
“鸿雁阵”与“鹳鹅军”都是古代兵法中描述军队阵型的比喻,体现出作者对军事策略的熟悉。此外,羌族是古代的少数民族,常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反映了历史上民族战争的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是清代诗人,以其雄浑的诗风和对战争题材的关注而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于对某次战役的回忆,表达了对战斗的激烈与残酷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战争带来的苦难。
这首诗以气势磅礴的开篇吸引了读者的注意,通过厚重的战争场面描绘,展现了战斗的紧迫感。诗中所用的比喻,如“鸿雁阵”和“鹳鹅军”,不仅形象生动,更突显出军队的纪律性与威严感。在描述战斗场面时,“一发连珠枪弹,殪千人”的句子将战斗的残酷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整首诗在气氛营造上极具张力,兼具了对战争的赞美与对人生命的无情叹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战争展开,既有对胜利的欢呼,也有对生命的惋惜,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
诗词测试:
诗中“鸿雁阵”主要用来比喻什么?
“一发连珠枪弹,殪千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残羌”指的是哪个民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