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9:07
定西番·捍拨紫槽金衬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捍拨紫槽金衬,双秀萼,两回鸾。
齐学汉宫妆样,竞婵娟。
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
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
全诗翻译:
捍拨着紫色槽边的金衬衣,双重的花萼绽放,宛如两只回旋的凤凰。
齐心模仿汉宫女子的妆容,争相展现她们的美丽。
三十六根弦乐声如蝉鸣,小弦乐在蜂群中作响。
听尽了昭君的幽怨之声,切莫再重弹那些悲哀的旋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温庭筠,字飞卿,号青雀,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词作,被誉为“花间派”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多描绘女性之美,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常用典故和意象。
创作背景:
《定西番》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繁荣,文化兴盛。词中描写的女子妆容和情感,反映了当时对美的追求与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这首《定西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妆容和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比喻,展现了温庭筠对女性美的极致追求。开篇以“捍拨紫槽金衬”引入,仿佛眼前浮现出一位衣衫华美的女子,她的妆容如同汉宫妃子一般典雅,表明了诗人对美的赞美与向往。接着,诗人通过“齐学汉宫妆样,竞婵娟”强调了女子之间的竞争与相互模仿,更突显了美的多样性。
诗中提到的“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则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热闹而又生动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场景中。然而,最后一句“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则是对美丽的另一种反思,昭君的幽怨不仅仅是个人的悲伤,更是对美丽背后隐含的孤独和无奈的感慨。整首诗在美与悲之间游走,引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女性美的描绘,探讨了美与哀愁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传达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象征。
诗词测试:
“捍拨紫槽金衬”中的“捍拨”意指:
A. 整理
B. 装饰
C. 清洗
D. 移动
“齐学汉宫妆样”中提到的“汉宫”指的是哪个朝代?
A. 宋代
B. 明代
C. 唐代
D. 汉代
诗中提到的“昭君”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西施
B. 王昭君
C. 貂蝉
D. 杨贵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温庭筠同为唐代的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也描绘了美丽与悲伤的主题,但白居易更注重于叙事性,而温庭筠则侧重于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