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友人》

时间: 2025-04-27 14:37:57

诗句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57

原文展示:

送友人
——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白话文翻译:

青山横亘在北边的城郭,白水环绕着东边的城市。在这里分别,像孤独的蒲公英一样,随风而行,远行万里。浮云寄托了游子的心意,落日则映照了故人的情感。挥手告别,从此离去,耳边传来马儿的低鸣声。

注释:

  • 青山:指山的颜色,象征着稳重和永恒。
  • 白水:指河流或湖泊,象征着流动和变化。
  • 孤蓬:比喻漂泊的心境,蒲公英随风而散,象征着无依无靠。
  • 浮云:象征着游子的心情,随风飘荡的浮云,代表着游子的无定。
  • 落日:象征着即将离别的时刻,带有一丝伤感。
  • 萧萧班马鸣:马鸣声低沉,象征着离别的凄凉和孤独。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浮云”与“落日”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表达人的离愁别绪,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李白在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其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送友人》是李白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旅途的担忧。此时,李白正处于游历的阶段,常常因友人离去而感到孤独。

诗歌鉴赏:

《送友人》是一首抒情的五言律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两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离别时的自然环境,青山和白水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这种宁静与即将到来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孤蓬象征着漂泊不定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旅途的担忧。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象征,深化了对友人情感的表达。浮云寄托了游子的心情,落日则象征着离别的时刻,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则将离别的情绪推向顶峰,挥手告别的瞬间,马鸣声响起,暗示着离别的孤独与凄凉。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表现了李白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无奈与思考,展现出他豪放而又细腻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山横北郭:青山横亘在北边的城郭,描绘了环境的雄伟和宁静。
  2. 白水绕东城:白水环绕东边的城市,象征着流动和变化,暗示离别的即将来临。
  3. 此地一为别:在这个地方我们要分别,情感开始变得沉重。
  4. 孤蓬万里征:像孤独的蒲公英一样,随风飘荡,表达对未来旅途的无奈和孤独。
  5. 浮云游子意:浮云象征游子的心情,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6. 落日故人情:落日映照了对故人的情感,暗示着离别的时刻。
  7. 挥手自兹去:告别的时刻,暗示着一切都将成为过去。
  8. 萧萧班马鸣:马鸣声凄凉,象征着离别的孤独和寂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浮云”与“孤蓬”比喻为游子的心情和漂泊的状态。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青山、白水、浮云、落日等意象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传达深厚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表现离别的伤感与友情的珍贵,李白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与淡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坚固与恒久,代表着友谊的深厚。
  • 白水:象征流动与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 孤蓬:象征漂泊与无依无靠,表达孤独的心境。
  • 浮云:象征游子的心情,寄托思念。
  • 落日:象征离别,暗含悲伤与怀念。
  • 班马鸣:象征离别的孤独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送友人》是由哪个朝代的诗人创作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青山横北郭”中的“青山”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坚固与恒久
    C. 变化

  3. “孤蓬万里征”意指什么? A. 旅行的乐趣
    B. 漂泊的孤独
    C. 归乡的期待

答案:

  1. A. 唐代
  2. B. 坚固与恒久
  3. B. 漂泊的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送别》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杜甫《送别》: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离别的情感,但更加强调对故乡的怀念。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则更侧重于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情感基调相对积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全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注释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白水:清澈的水。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别:告别。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征:远行。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游子意: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兹:声音词。此。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赏析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接下去两句写情。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说: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此时此景,更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   此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末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贾岛,时任普州司仓 送李起居赴池州 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 酬李廓精舍南台望月见寄 赠卢沙弥小师 偶题 会将作崔监东园 送饶州张使君 及第后夜中书事 扬州春词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尸字头的字 鹿字旁的字 窈峭 不见天日 字结尾的成语 包含羪的词语有哪些 印手 化腐为奇 万虑千愁 闷声不响 木字旁的字 旁摇阴煽 包含瞎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颜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穷贱 衣妆楚楚 户字头的字 枯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