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6:48
燕子营巢得所依,衔泥辛苦傍人飞。
秋风一夜惊桐叶,不恋雕梁万里归。
燕子在这里营巢,辛勤地衔着泥土,飞来飞去,依偎在人们身边。
然而,秋风一夜间惊动了桐树的叶子,燕子却不再留恋精美的雕梁,准备万里归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燕子作为候鸟,其迁徙现象自古就被文人所关注,象征着离别与归属。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感悟。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正值燕子南迁的时节,表现了对燕子离去的惋惜,同时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燕子在诗中不仅是自然界的生灵,更是人们情感的寄托。
《燕子》这首诗以燕子为主角,通过描绘燕子在筑巢时的辛勤与归去时的决绝,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迁徙的哲理。诗的开头两句“燕子营巢得所依,衔泥辛苦傍人飞”,展现了燕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安家立业,辛勤劳作,给人以温暖和依靠。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燕子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仿佛燕子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秋风一夜惊桐叶”的出现,诗的基调发生了变化。秋风的到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打破了燕子温暖的栖息。燕子在此时选择了离去,这一选择不仅是对季节更替的顺应,也暗示着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别离。
最后一句“不恋雕梁万里归”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燕子对华丽的雕梁并不留恋,而是选择了回归温暖的南方,体现了对生活本质的追求与对自由的向往。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燕子的果敢与坚韧,也引发了读者对自己生活选择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燕子的迁徙,表达了对生命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归属的深刻思考。燕子虽小,却承载着浓重的情感和哲理,反映了人类对生活选择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燕子在诗中是如何被描绘的?
A. 懒惰
B. 辛勤
C. 无忧
秋风一夜的意象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时光的流逝
C. 燕子的欢愉
燕子选择不留恋雕梁的原因是什么?
A. 想要旅行
B. 渴望自由
C. 不喜欢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刘子翚的《燕子》与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类情感的反思,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孤独与时光的流逝,而刘子翚则通过燕子的迁徙表现生命的无常与自由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