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12:3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2:30:53
汩汩山源水,分流去若驰。
有声知尚浅,得势转徂卑。
苇棘连荒浦,鱼虾聚小泜。
起予湖海兴,惆怅念前期。
汩汩的山泉水,奔流而去如同飞驰。
水声告诉我水流尚且很浅,
但一旦势头大了,便会向低洼处涌去。
芦苇与荆棘连绵在荒凉的河岸,
鱼儿和虾子聚集在小水洼里。
让我想起湖海的壮阔,
不禁感到惆怅,怀念往日的时光。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常见于古代诗词中。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表现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结合。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山源》通过对山泉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感与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开篇以“汩汩山源水”引入,生动地描绘了山泉水流动的声音,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的“分流去若驰”则通过比喻将流水与奔马相提并论,增强了水流的速度感,带来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有声知尚浅”,在描述水流的状态时,隐含着一种对生命深度的思考。水流尚浅,像是在暗示人生的某种状态,或许是年轻时的轻狂与单纯。接下来的“得势转徂卑”则使人联想到人生的起伏,暗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总会经历高低起伏。
后半部分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静谧与荒凉,“苇棘连荒浦,鱼虾聚小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机与荒凉并存的自然景象,令人感到一种复杂的情绪。最后一句“起予湖海兴,惆怅念前期”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与惆怅。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人生感悟,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意在通过描写山水的变迁,反映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浅薄的思考,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惆怅与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汩汩”形容的是哪种声音?
A. 风声
B. 水声
C. 鸟声
“得势转徂卑”中的“徂卑”是什么意思?
A. 向高处流
B. 向低处流
C. 不动
诗人在最后一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