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0:56
远地穷乡口腹殊。
居然孤客莫随渠。
路帝施采尖头蓼,
江上争寻胀肚鱼。
野葛可法虽是惯,
马肚不食未为疏。
此生馀日眦君肠,
饘粥弃饥自有馀。
远方贫困的乡村,口味与世俗大为不同。
居然身为孤独的旅客,没人和我相随。
路旁的神灵施展法力,采摘尖头的蓼菜,
江边的人们争相捕捞肥腻的鱼。
虽说野葛可以食用,但我并不习惯,
马肚虽然不吃但未必就显得粗疏。
此生余下的日子,唯愿与你共情,
即使饥肠辘辘,粥饭也足以度过。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作品的清新自然和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写而闻名。其诗作多关注日常生活和自然风光,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该诗作创作于作者旅途中,反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观察与感受。诗人在远离繁华的环境中,思考饮食与生活的简单与真实,表达对自然和人情的向往。
郑刚中的《封州大率园不蔬人采小蓼食之叶尖而细号尖头》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作。诗的开头以“远地穷乡口腹殊”引入,展现出乡村独特的饮食文化,既有对乡村艰苦生活的写照,也突显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作者以孤客的身份,感受到周遭的冷清与孤独,深刻表现了在繁华与贫困之间的矛盾。
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描绘了路旁的神灵和江边的寻食者,象征着自然与生存的斗争。在对食物的描写中,尖头蓼和胀肚鱼成为了生活的主题,展现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中对食物的渴望与追求。从诗中可以体会到一种乡野的质朴与生动。
最后几句则呈现出一种哲理,尽管生活中有着种种不如意,但和友人共享的情感、宁静的生活方式,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这种从容的态度让整首诗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乡村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表现了在孤独与艰难中对人情和自然的珍视,强调了简单生活中的满足感和对友谊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尖头蓼”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饮食
“远地穷乡口腹殊”这句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B. 乡村饮食习惯的特殊性
C. 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马肚”主要指什么?
A. 马的肉
B. 马的食物
C. 马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