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宽》

时间: 2025-05-07 08:45:17

诗句

瘴浓复岭烟如墨,照以澄江一洗开。

芳草望中春去远,落花寒处鸟声回。

风飘空翠入修竹,润滴幽蹊生绿苔。

不是从前赋清苦,未应得向此中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5:17

原文展示:

瘴浓复岭烟如墨,
照以澄江一洗开。
芳草望中春去远,
落花寒处鸟声回。
风飘空翠入修竹,
润滴幽蹊生绿苔。
不是从前赋清苦,
未应得向此中来。

白话文翻译:

浓雾弥漫,山岭上烟雾如墨般弥漫,
澄清的江水照耀着,洗净了一切。
在远处的芳草中,春天的气息渐渐消散,
落花在寒冷的地方,鸟鸣声回荡。
微风将空中的翠绿飘入修竹之间,
细雨滴落在幽静的小路上,滋润了绿苔。
这不是我以前所赋的清苦,
也不应当是我此时所得到的境界。

注释:

  • :指一种湿热的气候或环境,常使人感到不适。
  • 复岭:指重叠的山岭。
  • 芳草:指春天生长的花草,象征生机与美好。
  • 落花寒处:落花飘落在寒冷的地方,呈现出一种凄凉的景象。
  • 空翠:形容空中飘荡的翠绿,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 润滴:细雨如滴,滋润万物。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慨。诗歌中“芳草”、“落花”等意象常在古诗中用以描绘春秋的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刚中(约1040-1099),字子刚,号少隐,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典雅,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郑刚中晚年,可能是在他归隐山林、远离喧嚣生活后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切理解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郑刚中的《自宽》是一首极具自然情趣的山水田园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豁达。开篇的“瘴浓复岭烟如墨”,以浓雾和山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沉重的氛围,紧接着“照以澄江一洗开”,则将澄清的江水引入视野,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清晰与明朗的心境。接下来的“芳草望中春去远”与“落花寒处鸟声回”,则通过对春天远去和落花凋零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思考,暗示人生如春草般易逝。

诗中“风飘空翠入修竹,润滴幽蹊生绿苔”,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美,生动展现了风、雨、竹和苔的交融,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气息。最后两句“不是从前赋清苦,未应得向此中来”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反思,表达了与过去的割舍与对新生的期望,显得深邃而富有哲理。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清新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理解,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瘴浓复岭烟如墨:描绘了被浓雾笼罩的山岭,给人一种沉重阴郁的感觉。
  2. 照以澄江一洗开:清澈的江水照耀着,仿佛将阴霾洗净,象征内心的明亮与豁达。
  3. 芳草望中春去远:春天的草木在远方消逝,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4. 落花寒处鸟声回:落花在寒冷的环境中,鸟鸣声回荡,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
  5. 风飘空翠入修竹:清风将翠绿的色彩飘入修竹之间,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6. 润滴幽蹊生绿苔:细雨滋润了幽静的小路,生机盎然,象征着希望与生命力。
  7. 不是从前赋清苦:反思自己过往的生活,强调与过去的不同。
  8. 未应得向此中来:表示自己现在的心境与以前的清苦生活截然不同,暗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如墨”形象地描绘了浓雾的颜色。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鸟声回”,赋予了自然以生命的感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展现出一种豁达与洒脱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在喧嚣与宁静之间的选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瘴、烟:象征困扰与压抑。
  • 澄江:象征清澈与明亮的心境。
  • 芳草、落花:表达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修竹、绿苔: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瘴浓复岭烟如墨”中的“瘴”指什么? A. 清澈的水
    B. 湿热的环境
    C. 美丽的花草

  2. “芳草望中春去远”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春天的到来
    B. 生命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

  3. 本诗的写作风格是: A. 豪放
    B. 清新典雅
    C. 感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的理想。
  • 王维的《山居秋暝》: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对比

  • 郑刚中的《自宽》与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写自然景象,但李白更多地表现出豪情壮志,而郑刚中则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宽慰。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常识与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杏花 洞仙歌 为邓人作诗 三乡杂诗二首 其二 鹧鸪天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青玉案 代赠钦叔所亲乐府郓生 阳兴砦 寄荅溪南诗老辛愿敬之 玉楼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看风行事 负重含污 快步 仅容旋马 包含辨的成语 缶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妍结尾的成语 犬字旁的字 爨炙 立案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疝气 比字旁的字 虚而不淈 贯通融会 牛字旁的字 包含柯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