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2:48
弟见史贤文学饱,意欲书卷穷探讨。
兄知纸上道不真,为弟谈禅说枯杭。
弟兄游戏作三昧,妙语生风洗烦恼。
头钻故纸在百痴,口纸谈禅痴不少。
冥冥道妙不容声,口语文收俱未了。
虽然公岂不解此,慧力纸人先洞晓。
暂借北山葛藤话,诱引群生入深渺。
云堂齐散归时想,自把万缘俱一扫。
弟弟见到史贤的学问渊博,想要通过书本穷尽探讨。
哥哥知道纸上谈兵并不真实,便为弟弟讲述禅理,谈论干枯的杭水。
兄弟二人玩耍在三昧中,妙语如风,洗净了烦恼。
头脑钻研古书,百般痴迷,口中谈论禅理,痴情也不少。
冥冥之中大道深妙,无法用言语表达,口中所言仍未了了。
虽然你(指弟弟)难道不明白这些,但智慧的力量在于先前的领悟。
暂时借用北山的葛藤之语,诱引众生进入深邃的境界。
云堂齐散归时的思考,自己将万千缘分一扫而空。
郑刚中,生于宋代,以诗词见长,作品多以哲理和修身养性为主题,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佛道的探讨。
此诗写于对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思考时期,反映出作者对书本知识与人生智慧的不同理解与探讨。
这首诗通过兄弟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书本知识与内心智慧之间的差异。弟弟崇尚书本知识,想要通过阅读来获得真理,而哥哥则意识到书本上的道理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理解,因而引导弟弟走向禅理的思考。诗中提到的“三昧”状态,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烦恼的境界,表现了作者对内心宁静与智慧的向往。
诗中反复出现的“痴”字,既是对书本知识的迷恋,也是对禅理的执着,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最后,借用北山葛藤的话,暗示着一种深邃的智慧,鼓励人们放下执念,回归内心的宁静。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而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弟见史贤文学饱,意欲书卷穷探讨。
弟弟看到贤士的学识渊博,想要通过读书来探讨一切知识。
兄知纸上道不真,为弟谈禅说枯杭。
哥哥知道书本上的道理并不真实,因此为弟弟讲解禅理。
弟兄游戏作三昧,妙语生风洗烦恼。
兄弟二人沉浸在三昧中,妙语如风,洗净了心中的烦恼。
头钻故纸在百痴,口纸谈禅痴不少。
头脑中沉迷于古书,口中谈论禅理,痴迷的情绪并不少。
冥冥道妙不容声,口语文收俱未了。
深奥的道理无法用言语表达,口中的言辞仍未完全领悟。
虽然公岂不解此,慧力纸人先洞晓。
虽然弟弟难道不明白这些,但智慧的力量在于前人的领悟。
暂借北山葛藤话,诱引群生入深渺。
暂时借用北山的典故,引导众生进入深邃的境界。
云堂齐散归时想,自把万缘俱一扫。
在云堂散去之时,思考如何将万千缘分一一扫除。
整首诗探讨了书本知识与内在智慧之间的关系,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道理的深刻理解,倡导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智慧。
诗中提到的“三昧”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文学形式
B. 一种心灵状态
C. 一种书籍
诗中“头钻故纸”的意思是?
A. 深入研究古书
B. 忘记现实生活
C. 讨论现代文
诗中兄弟的对话主要是讨论哪两方面?
A. 书本知识与人生智慧
B. 生活琐事与工作
C. 家庭事务与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