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舍弟孺复往庐山》

时间: 2025-05-10 06:20:35

诗句

能骑竹马辨西东,未省烟花暂不同。

第一早归春欲尽,庐山好看过湖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0:35

原文展示: 送舍弟孺复往庐山 熊孺登 〔唐代〕 能骑竹马辨西东,未省烟花暂不同。 第一早归春欲尽,庐山好看过湖风。

白话文翻译: 你像小时候一样能骑着竹马辨别方向,对于繁华的景象暂时还不熟悉。 最好早早归来,春天即将结束,庐山的风景在湖风中格外美丽。

注释:

  • 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
  • 辨西东:指辨别方向。
  • 烟花:指繁华的景象。
  • 第一早归:最好早早归来。
  • 春欲尽:春天即将结束。
  • 庐山:位于江西省,以风景秀丽著称。
  • 过湖风:指湖面上的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孺登,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熊孺登送别其弟孺复前往庐山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弟弟的关心和期望,希望他能早日归来,同时也赞美了庐山的美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首句通过“能骑竹马辨西东”回忆了弟弟的童年,展现了对其成长的欣慰。次句“未省烟花暂不同”则暗示了弟弟对繁华世界的陌生,表达了对他的保护和期望。后两句“第一早归春欲尽,庐山好看过湖风”则是对弟弟的直接劝告,希望他能珍惜时间,早日归来,同时也赞美了庐山的美景,增添了诗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能骑竹马辨西东”:通过“竹马”这一儿童游戏的象征,回忆了弟弟的童年,同时“辨西东”暗示了弟弟的聪明和独立。
  2. “未省烟花暂不同”:“烟花”指繁华的景象,这里暗示弟弟对世俗的不熟悉,表达了对他的保护和期望。
  3. “第一早归春欲尽”:直接劝告弟弟早日归来,“春欲尽”暗示时间的紧迫。
  4. “庐山好看过湖风”:赞美庐山的美景,“过湖风”增添了诗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湖面的风。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竹马”比喻弟弟的童年。
  • 暗示:通过“烟花”暗示弟弟对世俗的不熟悉。
  • 直接劝告:通过“第一早归”直接表达对弟弟的期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亲情和对弟弟的期望。通过回忆和劝告,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 竹马:象征童年和纯真。
  • 烟花:象征繁华和世俗。
  • 庐山:象征美景和宁静。
  • 湖风:象征自然和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竹马”象征什么? A. 童年 B. 战争 C. 交通工具 D. 游戏 答案:A

  2. “未省烟花暂不同”中的“烟花”指什么? A. 烟花表演 B. 繁华的景象 C. 自然景色 D. 战争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庐山”位于哪个省? A. 江西省 B. 湖南省 C. 湖北省 D. 安徽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赞美庐山的美景,风格豪放。
  • 杜甫《望岳》:赞美泰山的壮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对比:

  • 熊孺登《送舍弟孺复往庐山》与李白《望庐山瀑布》:两者都赞美了庐山的美景,但熊孺登的诗更多表达了亲情和对弟弟的期望,而李白的诗则更多展现了豪放的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熊孺登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熊孺登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之官江左舟中梳头 桧迳晓步二首 九月一日夜宿盈川市 观荷上雨 送昌英叔知县之官麻阳 谢陈希颜惠兔羓 夏日绝句 月夜观雪三首 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 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疑误天下 山枯石死 日来月往 秋岚 斤字旁的字 形于颜色 一字旁的字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草字头的字 权衡得失 黹字旁的字 皎澈 没跑儿 耳字旁的字 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蔽美扬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