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2:04
原文展示:
寄安南马中丞 熊孺登 〔唐代〕
龙韬能致虎符分, 万里霜台压瘴云。 蕃客不须愁海路, 波神今伏马将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马中丞的敬佩和对其军事才能的赞扬。诗中,“龙韬”指军事策略,“虎符”是古代调兵的凭证。诗人认为马中丞的军事策略能够分派虎符,显示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万里霜台压瘴云”描绘了马中丞镇守边疆,威震四方的景象。最后两句安慰远行的蕃客,不必担心海路,因为波神已被马将军所制服,显示了马将军的威名远播。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孺登,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成就。这首诗是寄给安南的马中丞,表达了对马中丞的敬佩和对其军事才能的赞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马中丞镇守边疆,威震四方时所作,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马中丞的敬佩和对其军事才能的赞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马中丞军事才能的赞扬,展现了其威震边疆的形象。诗中“龙韬能致虎符分”一句,直接赞扬了马中丞的军事策略和指挥能力。“万里霜台压瘴云”则进一步描绘了马中丞镇守边疆的威严和力量。最后两句通过安慰远行的蕃客,不必担心海路,因为波神已被马将军所制服,显示了马将军的威名远播,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马中丞的深厚敬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赞颂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马中丞的敬佩和对其军事才能的赞扬。通过赞扬马中丞的军事策略和指挥能力,展现了其威震边疆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马中丞的深厚敬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龙韬”指的是什么? A. 军事策略 B. 虎符 C. 霜台 D. 瘴云 答案:A
诗中“虎符”的作用是什么? A. 调兵 B. 镇守边疆 C. 指挥海路 D. 压制瘴云 答案:A
诗中“波神今伏马将军”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马将军能够镇服海上的风浪 B. 波神是马将军的部下 C. 马将军害怕波神 D. 波神和马将军是朋友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