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竺甥秀》

时间: 2025-05-07 06:47:29

诗句

恭惟吾外祖,盛德表一乡。

身都云南瑞,一母十郎娘。

吾母实居长,钟爱非寻常。

择婿流俗外,眼高意见长。

岂无富豪子,熟视不得当。

吾父本儒家,诗礼夙自将。

乃以吾母妻,相期早腾骧。

谁知古罍洗,不入盆盎场。

回溯外祖心,终老弗能忘。

膝閒出苦语,此心汝其偿。

饮泣何敢受,负山类蚊虻。

二十一年閒,母没父亦亡。

我发既种种,杏园仅沾芳。

著鞭幸有路,盖与忽仆僵。

前言空在耳,欲报天茫茫。

吾婿在吾前,吾子罗吾旁。

努力各努力,世道须明昌。

听之勿藐藐,方来那可量。

庶几未了事,发为前人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7:29

原文展示

恭惟吾外祖,盛德表一乡。
身都云南瑞,一母十郎娘。
吾母实居长,钟爱非寻常。
择婿流俗外,眼高意见长。
岂无富豪子,熟视不得当。
吾父本儒家,诗礼夙自将。
乃以吾母妻,相期早腾骧。
谁知古罍洗,不入盆盎场。
回溯外祖心,终老弗能忘。
膝閒出苦语,此心汝其偿。
饮泣何敢受,负山类蚊虻。
二十一年閒,母没父亦亡。
我发既种种,杏园仅沾芳。
著鞭幸有路,盖与忽仆僵。
前言空在耳,欲报天茫茫。
吾婿在吾前,吾子罗吾旁。
努力各努力,世道须明昌。
听之勿藐藐,方来那可量。
庶几未了事,发为前人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外祖的敬重,赞美其德行在乡里广为流传。外祖生活在云南瑞,母亲有十个兄弟。我的母亲在长辈中地位特殊,深得宠爱。她选择丈夫时,十分看重,眼光高远。并不是说没有富豪子弟,但她却不屑一顾。我的父亲本是书香门第,自小受到诗书的熏陶。而母亲嫁给了他,是希望早日成就伟业。谁知古罍洗手,竟不如现代的盆盎。回想外祖的心愿,我终生难以忘怀。虽然有时话语艰苦,但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心意。面对生活的艰辛,我不敢轻言受苦,觉得自己如同背负大山的蚊虫。二十一年间,母亲去世,父亲也已逝去。我的生活经历了多次波折,杏园的花香也只是微弱的沾染。若无鞭策,恐怕我会迷失方向。前人的教诲在耳畔回响,我渴望回报却又感到无从下手。如今我的女婿在我面前,儿子在我身旁。大家一起努力,愿这个社会更加明亮繁荣。听我说话时不要轻视,真相自会显现。希望能有未竟之事,能够成为前人的光辉。

注释

  1. 恭惟:敬恭地思念。
  2. 外祖:外祖父,母亲的父亲。
  3. 盛德:高尚的品德。
  4. 云南瑞:指云南省瑞丽地区。
  5. 钟爱:特别宠爱。
  6. 择婿流俗外:选择女婿不拘泥于世俗标准。
  7. 岂无富豪子:难道没有富有的子弟吗?
  8. 古罍:古代的酒器。
  9. 膝閒:膝下,指家中。
  10. 饮泣:饮泣,含有苦涩的泪水。
  11. 负山类蚊虻:背负重担如同蚊子和虻虫一样艰难。
  12. 杏园:指杏花园,象征青春和希望。

典故解析

  • 古罍洗,不入盆盎场:这一句引申出古代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对比,表达了对传统的怀念与对现实的不满。
  • 二十一年:指作者在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后的艰辛岁月,反映出家庭变故带来的痛苦和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关注家国情怀和个人命运。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家庭变故后写成,表达了对家族的思念、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外祖的敬仰,展现了作者对家族传统的珍视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以对外祖的尊敬为主线,紧接着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亲的高洁品德与家庭背景,突显了诗人对家庭和传统的重视。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回忆起母亲去世后的孤独与困惑,情感逐渐深入,展现出一种悲伤与无奈。后半部分,诗人转而寄希望于未来,强调努力和奋斗的重要性,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从尊重传统到追求未来的转换,体现了诗人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充分展现出宋代诗人的精神风貌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恭惟吾外祖,盛德表一乡:敬仰外祖,他的德行在乡里广为人知。
  • 身都云南瑞,一母十郎娘:外祖生活在云南,有十个兄弟。
  • 吾母实居长,钟爱非寻常:母亲在家中地位特殊,受到宠爱。
  • 择婿流俗外,眼高意见长:选择女婿时不拘一格。
  • 岂无富豪子,熟视不得当:即使有富家子弟,母亲也不屑一顾。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身都云南瑞,一母十郎娘”,形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饮泣何敢受,负山类蚊虻”,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艰辛。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对家族的敬重与对艰难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期望与努力的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外祖:象征着家族的根。
  • 母亲:代表着温暖与爱。
  • 杏园:象征着希望和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外祖住在哪里?

    • A. 四川
    • B. 云南
    • C. 浙江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绝望
    • B. 思念与希望
    • C. 幸福
  3. 诗的最后一段传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 A. 追求个人利益
    • B. 希望社会繁荣
    • C. 回归家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之情。
  • 《临江仙》李清照:展现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比较陈著的《送竺甥秀》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但陈著更强调家族传统与责任,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场景描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陈著年谱》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 春晚寄微之 早出晚归 早夏游平原回 咏兴五首并序 早春忆苏州寄梦得 戏赠梦得,兼呈思黯 病中辱张常侍题集贤院诗,因以继和 饮散夜归赠诸客 送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躔度 上纲 雉伏鼠窜 包含卸的词语有哪些 丹草 鬼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平平常常 包含剪的词语有哪些 金璧辉煌 矜功恃宠 田字旁的字 恫心 束币 未辨菽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