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8:30
和陶饮酒二十首
苏轼
芙蓉在秋水,时节自阖开。
清风亦何意,入我芝兰怀。
一随采折去,永与江湖乖。
断丝不复续,斗水何足栖。
不如玉井莲,结根天池泥。
感此每自慰,吾事幸不谐。
醉中有归路,了了初不迷。
乘流且复逝,抵曲吾当回。
在秋水中盛开的芙蓉花,随时节的变化而凋零。清风又有何意呢,竟然吹入我这芝兰的怀抱。一旦被采摘折断,就永远与江湖隔绝,断了的丝线再也接不起来,斗水又何足以栖息呢?不如那玉井的莲花,扎根于天池的泥土。每当我感受到这种境况时,心中不禁自我安慰,自己的事情也未必和谐。醉酒中有归路,清醒时我并不会迷惘。顺流而逝,我终将回到曲折的彼岸。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及书法家。他的诗词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风格豪放、清新,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流亡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渴望。
苏轼的《和陶饮酒二十首》以自然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描绘芙蓉在秋水中的盛开与凋零,传达了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清风的出现,既是自然的呼唤,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诗人将被采摘的花比作人生的种种遭遇,表达了对失去的惋惜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鲜活,仿佛让人感受到秋水的清凉与芙蓉的艳丽。诗中“断丝不复续,斗水何足栖”一句,既有对生活的无奈,也隐含了对人生的哲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放下过往。最后,诗人以醉酒中的归路作为结尾,展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虽然生活曲折,但心中始终有归属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归属和生命无常的反思。
诗词测试:
《和陶饮酒二十首》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断丝不复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比喻“斗水”指的是什么?
答案:1-B,2-A,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