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3:41
江边皎皎过侯滩,更上山腰看打盘。
百岁老儿亲击鼓,城中忧患不相干。
在江边明亮的水面上,轻轻地划过侯滩;再向山腰走去,看那打盘(打捞的工具)。
百岁老者在亲自敲鼓,城里发生的忧患与他无关。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老者与周遭环境的对比,反映了一种对世事的淡泊态度,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描写,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晚年,正值他遭遇政治迫害、生活艰难之时,但他在此诗中表现出一种豁达、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描绘的江边景象与老者的悠闲,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对世事纷扰的远离与思考。
《侯滩》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融合了人文情感,展现了苏轼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切理解。诗的开头,"江边皎皎过侯滩",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明亮的江边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继续向山腰走去,眼前的打盘情景似乎在传达一种劳动与自然的和谐。而后出现的“百岁老儿”,则是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尊重,这位老者在敲鼓,仿佛在为生活的节奏而欢庆。最后一句“城中忧患不相干”,则是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表达了他对社会纷扰的无所谓,体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处世哲学。
整首诗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对人世间忧患的超然态度,表现了他在逆境中仍然保持乐观的精神,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乐观。
诗词测试:
诗中“皎皎”指的是什么?
A. 明亮清澈的水面
B. 暗淡无光的河流
C. 山上的阳光
“百岁老儿”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年长的智慧与从容
B. 乡村的宁静
C. 城市的繁忙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事的无奈
B. 对尘世的淡然
C. 对生活的悲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