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记梦》

时间: 2025-04-29 01:17:23

诗句

夜梦游名山,翠壁开岩扉;主人喜迎客,剧谈皆造微。

下临万里空,渺渺一鹤飞。

安得弃家去,丹灶常相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7:23

记梦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夜梦游名山,
翠壁开岩扉。
主人喜迎客,
剧谈皆造微。
下临万里空,
渺渺一鹤飞。
安得弃家去,
丹灶常相依?


白话文翻译:

我在夜里梦游到一座名山,
那山的翠绿壁垒打开了岩石的门。
主人热情地迎接客人,
我们畅谈的内容都是微妙的哲理。
俯视万里空旷,
只见一只渺小的鹤在空中飞翔。
我何以能够抛弃家园,
与丹炉相伴,常常相依?


注释:

字词注释:

  • 夜梦:在夜晚做的梦。
  • 名山:著名的山,象征着理想的居所或境界。
  • 翠壁:青翠的山壁。
  • 岩扉:岩石的门。
  • 主人:山中隐士或高人。
  • 剧谈:深入的谈论。
  • 造微:指讨论一些微妙或深奥的事情。
  • 万里空:形容广阔的天空或空旷的世界。
  • 渺渺:形容细小而远。
  • :一种优雅的鸟,象征高洁和自由。
  • 弃家去:离开家乡。
  • 丹灶:指炼丹的炉灶。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丹灶”常与道教炼丹术相关,象征追求长生不老或超凡脱俗的理想。
  • “名山”作为隐士的居所,表现了古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词人、诗人,文学成就卓著,尤其以诗歌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家国情怀,风格豪放而细腻。

创作背景: 《记梦》写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他的人生中,经历了许多政治动荡和个人不幸,诗中体现出一种对自由和超脱的追求。


诗歌鉴赏:

《记梦》是一首充满梦幻色彩的诗,描绘了作者在梦中游历名山的情景。开篇“夜梦游名山”,便引出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诗人通过梦境的方式,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描写了山的景色和迎接他的主人,显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剧谈皆造微”一句,体现了诗人与隐士间深邃的哲理交流,似乎在探讨人生的真谛。此时的交流不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显得更加深刻和微妙。接下来的“下临万里空,渺渺一鹤飞”,则把视角拉向广阔的天空,展现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超脱的心境。

最后两句“安得弃家去,丹灶常相依”,不仅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憧憬,更流露出对现世生活的无奈与不满。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令人深思。陆游通过此诗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梦游名山:梦中游览名山,象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翠壁开岩扉:形象描绘山的美丽,暗示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
  • 主人喜迎客:隐士的欢迎,表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剧谈皆造微:深入的交谈,反映了心灵的契合。
  • 下临万里空:俯视广阔的天空,象征自由与远大的理想。
  • 渺渺一鹤飞:鹤的形象暗示高洁和自由,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 安得弃家去: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
  • 丹灶常相依: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象征长生与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丹灶”比喻追求理想的生活。
  • 拟人:将大自然的景象赋予人的情感与思想。
  • 对仗:运用了对仗手法,加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不满,展现了陆游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名山:象征理想与高尚的境界。
  • 翠壁:代表自然的美丽。
  • :象征高洁、自由和超脱。
  • 丹灶:代表追求长生与理想生活的渴望。

这些意象不仅有助于构建诗歌的整体意境,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记梦》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陆游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丹灶”象征什么?

    • A. 繁华生活
    • B. 长生与理想生活
    • C. 兵器
    • D. 名利
  3. “下临万里空,渺渺一鹤飞”中“渺渺”指的是什么?

    • A. 大
    • B. 细小而远
    • C. 美丽
    • D. 高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陆游与王维同为隐逸诗人,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与隐逸生活的理想。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但陆游更加强调与人深刻的交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用硕夫韵述怀二首 夜宿昭亭寺舍弟以公事书城中与梅公泽邵公序 小重山(学士生日) 群玉五咏·樵谷 游梅坡席上杂酬 新晴再用似表弟高字韵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六月四日饭石门风雷大作而雨不成滴戏以诗趣之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二首 次韵岩起晓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冷嘲热骂 言字旁的字 包含东的词语有哪些 应天书院 掏沙壅河 四角俱全 钧台 濡润 三无 小道消息 包字头的字 国富民康 鼻字旁的字 挝耳揉腮 門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