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3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33:11
一轩高为黄花设,
富拟人间万石君。
佳本尽从方外得,
异香多在月中闻。
引泉北涧分清露,
开径南山破白云。
此意欲为知者道,
陶翁犹自未离群。
这间高雅的小屋专为黄花而设,
仿佛是人间的万石君。
佳品全部源自外地,
异香多是在月光下才能闻到。
引泉自北涧流出清露,
开辟的小径通向南山破云而出。
我想把这些意境告诉懂得的人,
可是陶渊明仍然没有离开人群。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魄,又有细腻的情感。他在诗词、散文等领域均有很高的造诣。
《万菊轩》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他在黄州(今湖北黄冈)隐居的时期。此时,苏轼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身处逆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万菊轩》是一首写黄花的诗,诗中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开头的“一轩高为黄花设”,以高雅的小屋为背景,暗示出诗人对黄花的珍视与推崇。接着,诗人通过“富拟人间万石君”将黄花与人间的高贵人物相提并论,表现出其珍贵之意。诗中提到的“佳本尽从方外得”,则反映出诗人对外界文化的接纳与欣赏。
而后面的描写更是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通过“引泉北涧分清露”和“开径南山破白云”,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景象。最后两句“此意欲为知者道,陶翁犹自未离群”,则透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又感到无奈。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与自己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流露出一丝惆怅与自省。
整首诗的意境清新,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作为诗人的深厚造诣与独特视角。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通过黄花的美丽,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而陶渊明的隐居则成为他心中难以实现的追求。
《万菊轩》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陶翁”是指哪位诗人?
诗中“异香多在月中闻”表达了什么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