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赤松三咏·赤松山》

时间: 2025-04-26 02:44:50

诗句

仙山名字几千秋,勇退曾闻汉故侯。

自笑功名无尺寸,旭来也作赤松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4:50

原文展示:

赤松三咏·赤松山
作者: 姜特立〔宋代〕

仙山名字几千秋,
勇退曾闻汉故侯。
自笑功名无尺寸,
旭来也作赤松游。


白话文翻译:

这座仙山的名字已有几千年历史,
曾经听说过汉朝的故侯勇敢地隐退。
我自嘲自己的功名不过是微不足道,
今天旭日东升,我来这里游玩赤松山。


注释:

字词注释:

  • 仙山:指神仙居住的山,常用来形容风景如画的地方。
  • 勇退:勇敢地隐退,指的是放弃官职或世俗名利。
  • 汉故侯:指汉朝的一位侯爵,具体指谁不明确,但通常是指那些选择隐退的人。
  • 自笑:自我嘲讽。
  • 功名:指个人的名声和地位。
  • 无尺寸:形容微不足道,没有分量。
  • 旭来:指旭日东升。
  • 赤松游:在赤松山游玩。

典故解析:
提到的“汉故侯”可能与历史上那些因感受到政治纷争而选择隐退的人物有关,反映了作者对功名与隐退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士人隐退的时代,诗人借此表达对隐退生活的向往与对功名的淡泊。


诗歌鉴赏:

《赤松三咏·赤松山》这首诗通过描绘赤松山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思考。开头的“仙山名字几千秋”,不仅展示了山的悠久历史,也暗示了这种自然之美的超然与永恒。接着提到的“勇退曾闻汉故侯”,让人联想到历史上那些为了理想和信念而选择隐退的名士,使得诗人的思绪更加沉淀。

随后,“自笑功名无尺寸”透露出诗人对个人成就的不屑与自我反省,显示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最后一句“旭来也作赤松游”,不仅描绘了日出时的美丽景象,也象征着一种新的开始,仿佛是在呼应着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渴望。

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山名字几千秋”:描绘了赤松山的悠久历史,突显其神秘性。
  2. “勇退曾闻汉故侯”:提及历史人物,表现对隐退生活的向往。
  3. “自笑功名无尺寸”:自我反省,表示对功名的看淡。
  4. “旭来也作赤松游”:日出象征新的开始,和对自然的享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仙山名字”和“勇退曾闻”形成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 象征:赤松山象征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与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内心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山:象征高洁、宁静的理想境地。
  • 旭日:象征希望和新的开始。
  • 功名:象征世俗的成功和名利。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勇退”是指什么?
    a) 勇敢地上任
    b) 勇敢地隐退
    c) 勇敢地打仗

  2. “自笑功名无尺寸”中的“无尺寸”指的是什么?
    a) 很大
    b) 微不足道
    c) 无法衡量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功名的渴望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隐逸生活与自然之美。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姜特立的《赤松山》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强调对功名的淡泊,后者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入门》
  • 《李白与王维的诗歌比较研究》

这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宋代诗歌的特点及其文化背景。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吴波深处波声急 忆旧游(前题分得论字) 秋日坐秦淮水榭闻故老谈金陵遗事 儒生墓 送万赖公出岭 送见一公还栖贤 赠冯紫光游 秋夜独步 送止言澹归两公先入栖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豕而负涂 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咽喉要地 包含牟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试车 提手旁的字 铅素 穷家薄业 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施的成语 擦肩而过 楞场 冰峰 齲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绮纨之岁 风牛马不相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