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8:58
原文展示:
送赵侍朗被召 曹彦约 〔宋代〕 大纛高牙占帅垣,甘泉人物帝王孙。 文如贺白尤寒素,政似龚典更本原。 岁课未书先报政,诏封频趣定调元。 欲知惠爱今多少,水满长川月满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送别赵侍朗被召的诗。诗中赞美赵侍朗的文才和政绩,形容他如同高大的旗帜和坚固的城垣,是帝王的后代,文才如同贺知章和白居易一样清寒朴素,政绩则像龚遂和典韦一样根本和原初。他的政绩在岁末还未书写就已经传开,皇帝频繁下诏催促他定调国家大政。最后询问他的恩惠和爱护现在有多少,就像水满长川、月满村庄一样普遍和深远。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此诗则是送别之作,表达了对赵侍朗的赞美和祝福。
创作背景: 此诗是曹彦约为送别赵侍朗被召而作,诗中赞美了赵侍朗的文才和政绩,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赵侍朗文才和政绩的赞美,展现了他的高贵出身和卓越才能。诗中“大纛高牙”和“甘泉人物”描绘了他的威望和地位,而“文如贺白”和“政似龚典”则具体描绘了他的文才和政绩。后两句通过“岁课未书先报政”和“诏封频趣定调元”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政绩和皇帝对他的重视。最后以“水满长川月满村”作结,形象地表达了赵侍朗的恩惠和爱护之广泛和深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赵侍朗的赞美和祝福,通过对其文才和政绩的描绘,展现了他的高贵出身和卓越才能,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大纛高牙”比喻的是什么? A. 赵侍朗的威望和地位 B. 赵侍朗的文才 C. 赵侍朗的政绩 D. 赵侍朗的出身 答案:A
诗中“文如贺白”中的“贺白”指的是谁? A. 贺知章和白居易 B. 贺铸和白行简 C. 贺敬之和白敏中 D. 贺兰进明和白行简 答案:A
诗中“政似龚典”中的“龚典”指的是谁? A. 龚遂和典韦 B. 龚自珍和典籍 C. 龚胜和典满 D. 龚鼎孳和典籍 答案:A
诗中“岁课未书先报政”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赵侍朗的政绩在年终考核还未书写就已经传开 B. 赵侍朗的政绩在年终考核还未书写就已经被遗忘 C. 赵侍朗的政绩在年终考核还未书写就已经被否定 D. 赵侍朗的政绩在年终考核还未书写就已经被修改 答案:A
诗中“水满长川月满村”比喻的是什么? A. 赵侍朗的恩惠和爱护之广泛和深远 B. 赵侍朗的文才 C. 赵侍朗的政绩 D. 赵侍朗的出身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