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13:0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3:05:01
秋空
作者:齐己 〔唐代〕
已觉秋空极,更堪寥泬青。
只应容好月,争合有妖星。
耿耿高河截,翛翛一雁经。
曾于洞庭宿,上下彻心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夜空的感受。秋空的辽阔和清澈让人心情愉悦,尤其是明亮的月亮,让人忍不住想要与之相伴。而夜空中的星星似乎也变得格外迷人,甚至显得有些神秘。高高的银河如同一道天际的分界线,一只孤雁从天空经过,给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气。诗人曾在洞庭湖畔宿泊,心灵感受到宁静与深邃的共鸣。
齐己,字了然,号隐居,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35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擅长描绘山水和秋冬景象。
《秋空》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背景下,诗人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悟与思考。秋天象征着成熟与收获,同时也蕴含着孤独与思索,诗人通过对秋空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敬畏。
《秋空》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对秋天夜空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开头两句“已觉秋空极,更堪寥泬青”直接表明了诗人对秋空的感受,极其辽阔的天空让人心旷神怡,深邃的寥泬青色更让人沉思。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月亮和星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里的“只应容好月,争合有妖星”不仅描绘了夜空的美丽,也隐含着一种神秘感和浪漫情怀。
第三、四句“耿耿高河截,翛翛一雁经”则通过对银河和孤雁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在。银河如同一条天河,横截在夜空之中,孤雁的飞过更是增添了几分生动,象征着一种自由而又孤独的状态。最后一句“曾于洞庭宿,上下彻心灵”,回忆在洞庭湖的住宿经历,使得整首诗更具个体化的情感,诗人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经历的结合,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索。
整首诗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深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尤其是秋天的天空及其带来的心灵感受,体现了孤独与宁静的内心世界。
《秋空》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齐己
C. 王维
D. 杜甫
“耿耿高河截”中“高河”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银河
C. 高山
D. 天空
诗中提到的“妖星”主要指什么?
A. 明亮的星星
B. 流星
C. 行星
D. 黑洞
《秋空》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有对月亮和星空的描绘,但齐己更倾向于自然的深邃与孤独的感受,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