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李侍御》

时间: 2025-05-02 04:19:36

诗句

青冥孤云去,终当暮归山。

志士杖苦节,何时见龙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9:36

原文展示:

赠李侍御
青冥孤云去,终当暮归山。
志士杖苦节,何时见龙颜。

白话文翻译:

青天上的孤云飘去,终究会在黄昏时分返回山中。志士们手持竹杖忍受艰难困苦,何时才能见到您(李侍御)的尊颜?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冥:指深蓝色的天空。
  • 孤云:孤独的一朵云,象征孤独和飘荡。
  • 终当:终究会。
  • 暮归山:黄昏时分返回山中,象征归隐。
  • 志士:有志之士,志向远大的人。
  • 杖苦节:用竹杖支撑着,形容志士的艰辛。
  • 龙颜:形容尊贵的面容,这里指代李侍御。

典故解析:

  • 龙颜:古代常用来称呼皇帝或尊贵之人,象征着权威和尊重。
  • 志士:古代士人常以“志士”自称,强调其追求理想与抱负,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9年),字少伯,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而闻名,作品多表现豪放、激昂的情感,兼具雄浑的气势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正值王昌龄的创作高峰期。李侍御即李白,王昌龄与李白为好友,诗中表达了对志士艰难处境的同情以及对李白的敬仰。

诗歌鉴赏:

《赠李侍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它通过描绘孤云与志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与对理想追求的向往。开篇的“青冥孤云去”不仅勾画出了一幅苍茫的天际图景,也暗示了孤独和离别的情感。孤云最终会归山,象征着一切事物终究有归宿,这是对李侍御的寄托与期望。

接下来的“志士杖苦节”,则转向对志士艰辛处境的描写。这种“杖苦节”的形象,不仅体现了志士的坚韧不拔,也反映了诗人对志士精神的认同与赞美。最后一句“何时见龙颜”则充满了期待与希冀,表达了对李侍御理想实现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使人深感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冥孤云去:描绘一朵孤独的云在蓝天中飘荡,传达孤独感。
  2. 终当暮归山:预示着孤云终究会归去,暗示希望与归宿。
  3. 志士杖苦节:志士手持竹杖,经历艰难困苦,体现出坚定的信念。
  4. 何时见龙颜:表达对李侍御的敬仰与期待,渴望再次相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孤独的志士,增添了诗的意象美。
  • 对仗:上下句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体现了志士追求理想的艰辛与执着,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云:象征孤独和漂泊,反映出内心的孤寂。
  • 志士:代表着追求理想的人,体现出坚定的信念与勇气。
  • 龙颜:象征着尊贵与理想的实现,反映出对成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青冥孤云去”中的“青冥”指的是什么?
    A. 深蓝的天空
    B. 绿色的草地
    C. 灰色的云层
    D. 红色的夕阳

  2. “志士杖苦节”中的“苦节”指的是什么?
    A. 竹杖
    B. 手杖
    C. 坚韧的精神
    D. 艰难的环境

  3. “何时见龙颜”中“龙颜”指的是谁的面容?
    A. 皇帝
    B. 诗人
    C. 李侍御
    D. 志士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燕歌行》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但情感基调偏向于豪迈与壮丽,而王昌龄的《赠李侍御》则更多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理想的追求。两首诗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共同展示了唐代诗人的才情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清平乐(木樨) 朝中措 念奴娇 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 句 其五 好事近 念奴娇 句 其九 采桑子·彭浪矶 减字木兰花 其十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剃灭 贞则 兵闻拙速 千秋大业 私字儿的字 包含势的词语有哪些 弄音 禾字旁的字 往烈 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将功赎罪 毛开头的成语 墟日 弋字旁的字 一龙九种,种种有别 对酒当歌 业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包含刊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