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2:14
水龙吟(爱李延年歌、淳于髡语合为词,庶几高唐、神女、洛神赋之意云)
作者:辛弃疾 〔宋代〕
昔时曾有佳人,翩然绝世而独立。
未论一顾倾城,再顾又倾人国。
宁不知其,倾城倾国,佳人难得。
看行云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下襄王侧。
堂上更阑烛灭。
记主人留髡送客。
合尊促坐,罗襦襟解,微闻芗泽。
当此之时,止乎礼义,不淫其色。
但,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从前有位美人,独立于世,容貌绝伦。
一眼看去,她倾倒了整个城池,再看一眼,又让人倾心于她的国度。
她真是令人倾城倾国,难得一见的佳人。
看着云在天上飘,雨在地下落,朝朝暮暮,阳台下依旧是襄王的身影。
堂上更阑,烛光已灭。
记得那位主人留发为客送行。
大家围坐在一起,解开了襦裙,隐约闻到香气。
在这样的时刻,止于礼义,不沉迷于色欲。
但是,默默地啜泣,又有什么好叹息的呢?
本诗提到的“佳人”可以联想到古代文学中许多美人的形象,如王嫱、貂蝉等;“阳台”则可能暗指古代文人的聚会场所,常用于抒发情感和吟咏诗词。
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自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豪放词风,作品充满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本词作于辛弃疾的晚年,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结合个人情感和历史背景,反映了对美人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
《水龙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描绘了一位绝世佳人的形象,通过对她的美丽的描述,引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词中“佳人”的形象如同一缕清风,既有神秘又有吸引力,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朝朝暮暮”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令人感到惆怅。而在描写中,作者又不忘强调礼义,表现出一种深刻的道德观念。这种矛盾与对比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过去的怀念,既有对佳人的赞美,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叹息。
诗词测试:
“倾城倾国”中的“倾”是什么意思?
A. 倒下
B. 使人倾倒
C. 使人失去平衡
D. 使人惊讶
诗中提到的“佳人”代表了什么?
A. 普通女性
B. 美好的理想
C. 现实中的人
D. 没有特别含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水龙吟》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但辛弃疾更侧重于豪放与抒情,而李清照则在细腻与柔情上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