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6 03:01:43

诗句

芦挥麈尾话清秋,柳弄腰支舞绿洲。

引得江风颠入骨,戏抛波浪过于楼。

十程拟作一程快,一日翻成十日留。

未到大江愁未到,大江到了更添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1:43

原文展示: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其三
作者: 杨万里

芦挥麈尾话清秋,
柳弄腰支舞绿洲。
引得江风颠入骨,
戏抛波浪过于楼。
十程拟作一程快,
一日翻成十日留。
未到大江愁未到,
大江到了更添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芦苇随风摇曳,像在谈论清秋的到来;柳树轻柔地扭动着身姿,仿佛在绿洲中翩翩起舞。江风吹来,令人感到刺骨的寒意,波浪嬉戏着掀起,仿佛要把楼阁也卷入其中。诗人本打算快快行程,却发现一日的时间仿佛变成了十日的漫长等待。未到达大江时就已感到忧愁,而当大江到来时,忧愁却愈加加重。


注释:

  • 芦挥麈尾: 芦苇摇动如同麈尾(扇子),在此形容秋天的景象。
  • 柳弄腰支: 柳树轻盈地扭动着身姿。
  • 引得江风颠入骨: 江风刺骨,形容寒冷。
  • 戏抛波浪: 波浪在嬉戏,形象生动。
  • 十程拟作一程快: 原本打算快行十程,但实际上却只行了一程。
  • 一日翻成十日留: 一天的时间却像是过了十天,表现时间的漫长。
  • 未到大江愁未到: 还未到达大江就已经感到忧愁。
  • 大江到了更添愁: 到达大江时,忧愁更加加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并称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景色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因避风而行,途经小港,经过荻港,最终想要到达大江。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在旅途中所经历的心情变化。


诗歌鉴赏: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自然美和人的心情变化。开首以“芦挥麈尾话清秋”引入,生动刻画了秋日的氛围,令人仿佛置身于那片芦苇荡中,感受到自然的清新气息。接着通过“柳弄腰支舞绿洲”,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生动,柳树的舞动似乎回应了秋天的到来,增添了诗的动感。

诗中“引得江风颠入骨”,将自然的冷冽与人的感受紧密结合,体现出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同时,波浪的“戏抛”赋予了自然以生命,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接下来的“十程拟作一程快,一日翻成十日留”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受,显示了内心的焦虑和无奈。

最后两句“未到大江愁未到,大江到了更添愁”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对即将抵达的期待与忧愁交织,深刻地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感知,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秋景,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芦挥麈尾话清秋: 描述秋天的芦苇随风摇摆,像在谈论秋天的到来,设置了清秋的基调。
  2. 柳弄腰支舞绿洲: 柳树轻盈扭动,添了活泼的气息,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3. 引得江风颠入骨: 形容江风刺骨,渗透到骨髓,突出季节的寒冷。
  4. 戏抛波浪过于楼: 波浪的嬉戏,展现了水的灵动,给人以生气。
  5. 十程拟作一程快: 旅行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表现出内心的焦虑。
  6. 一日翻成十日留: 时间的漫长,让人感受到无奈与焦虑。
  7. 未到大江愁未到: 还未到达目的地,心中已感到忧愁。
  8. 大江到了更添愁: 到达后,忧愁愈加加重,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芦挥麈尾”将芦苇与扇子相类比,生动形象。
  • 拟人: “柳弄腰支舞”赋予植物以人的动作,增添生动感。
  • 对仗: 全诗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在自然界中的感受与思考,表现了对秋天的感悟、对时间流逝的焦虑,以及对人生旅途的忧愁,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芦苇: 代表秋天的到来,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柳树: 象征柔美与生命力,表现了秋天的生动。
  • 江风: 代表季节的变化,传达寒意,象征着无常。
  • 波浪: 象征变化与生命的活力,表现自然的动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芦挥麈尾”中“麈”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扇子
    C. 竹子
    D. 鱼

  2.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旅程的焦虑? A. 柳弄腰支舞绿洲
    B. 十程拟作一程快
    C. 引得江风颠入骨
    D. 大江到了更添愁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秋天的赞美
    B. 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忧愁
    C. 对自然美的描绘
    D. 旅行的乐趣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泊船瓜洲》(王安石)与《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其三》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前者侧重于静态的景色,后者则更强调旅程中的感受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呈龄叟 挽黄提举震三章 三次书怀 次韵弟观授学陈子得家 次和天童僧惠杲 赋墨鹭 沁园春(寿竹窗兄) 用前韵自述 绮罗香·霁晓楼台 嘉兴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康之家 足字旁的字 专愚 小姑独处 包含鲁的词语有哪些 吾道东矣 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良贵 人字头的字 大夫 包含皆的成语 束修自好 大恩大德 山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白发偕老 切理会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