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时间: 2025-05-01 03:16:38

诗句

玉照堂中沦早茶,下临溪水织纹纱。

十诗小试春风手,催发溪梅两岸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6:38

原文展示: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玉照堂中沦早茶,下临溪水织纹纱。
十诗小试春风手,催发溪梅两岸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玉照堂中品茶的情景。他坐在高处,俯视着溪水,溪水如同织成的细纱。诗人用诗歌试探春风的灵感,激发了两岸梅花的绽放。

注释:

  • 玉照堂: 一处雅致的亭台,可能是诗人或友人的居所。
  • 沦早茶: “沦”意为沉浸、浸泡,形容在清晨时分品茶的情景。
  • 下临溪水: 形容玉照堂所在的高处,俯瞰溪水的景象。
  • 织纹纱: 比喻溪水波光粼粼,如同精美的纱织物。
  • 十诗小试: 表示诗人尝试写作十首小诗。
  • 春风手: 春风象征着创作灵感与生命力。
  • 催发溪梅: 指春风的到来使溪边的梅花绽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感受,倡导“诗中有画”的写作理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杨万里在玉照堂品茶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梅花的绽放,因而创作。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热爱,以及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情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惬意与生机。首句“玉照堂中沦早茶”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早晨,诗人在这处雅致的地方享受着茶的清香,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接着“下临溪水织纹纱”,则通过对溪水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生动与灵动,溪水波光粼粼,宛如织成的细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

后两句“十诗小试春风手,催发溪梅两岸花”,则体现了诗人创作的灵感与春天的生机。诗人将写作与春天的气息结合,象征着文学创作与自然生命的相互激荡。一方面,春风的到来唤醒了沉睡的梅花,另一方面,诗人也通过诗歌的创作,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整首诗在意象上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景,令人陶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照堂中沦早茶: 诗人早晨在玉照堂中,沉浸于品茶的愉悦。
  • 下临溪水织纹纱: 俯瞰溪水,如同细腻的织物,生动形象。
  • 十诗小试春风手: 试写十首小诗,象征着诗人对春天创作灵感的探索。
  • 催发溪梅两岸花: 春风催促梅花绽放,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 “溪水织纹纱”将溪水比作精致的织物,增强了画面感。
  • 拟人: “催发”赋予春风以生命,表现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对仗: 诗句形式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通过品茶和创作的结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照堂: 代表高雅的生活环境,象征诗人的品位。
  • 溪水: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灵动。
  • 梅花: 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照堂”指的是什么地方? A. 一座山
    B. 一处亭台
    C. 一条河

  2. 诗中“春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创作灵感
    C. 雨水

  3. 诗人品茶的情景是在什么时候? A. 晚上
    B. 中午
    C. 早晨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晓》中描绘了春天的清晨,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与杨万里的《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一样,都是通过自然景物反映诗人的情感与思考,但《春晓》更侧重于晨间的清新气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全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乱石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卢钧) 燕台四首。秋 嘲桃 玉山 闺情 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 送臻师二首 春宵自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灭亲 超特 口没遮拦 甘居下流 魂人 門字旁的字 略高一筹 糸字旁的字 弃恶从德 包含霁的词语有哪些 蚤实 一路哭声 一鞍一马 包含娥的词语有哪些 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鼠字旁的字 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