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寇侍御司马之明州》

时间: 2025-04-30 08:57:53

诗句

斗酒上河梁,惊魂去越乡。

地穷沧海阔,云入剡山长。

莲唱蒲萄熟,人烟橘柚香。

兰亭应驻楫,今古共风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57:53

原文展示: 斗酒上河梁,惊魂去越乡。地穷沧海阔,云入剡山长。莲唱蒲萄熟,人烟橘柚香。兰亭应驻楫,今古共风光。

白话文翻译: 在河梁上举杯饮酒,心神惊动地离开越乡。地尽头是广阔的沧海,云彩深入长长的剡山。莲花歌唱着蒲萄成熟,人间烟火中弥漫着橘柚的香气。兰亭应当停泊船只,古今共享这美好风光。

注释:

  • 斗酒:指饮酒。
  • 河梁:桥梁,这里指河上的桥梁。
  • 惊魂:形容心情激动或惊动。
  • 越乡:指越地,今浙江一带。
  • 地穷:地之尽头。
  • 沧海:广阔的海洋。
  • 剡山:山名,在今浙江嵊州市。
  • 莲唱:指莲花的歌声,比喻自然的声音。
  • 蒲萄:即葡萄。
  • 人烟:指人居住的地方。
  • 橘柚:柑橘类水果。
  • 兰亭:地名,位于今浙江绍兴,著名的文化古迹。
  • 驻楫:停船。

典故解析:

  • 兰亭:兰亭位于浙江绍兴,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的创作地,被誉为书法圣地,此处用以象征文化与历史的积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武元衡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送别友人寇侍御司马前往明州(今浙江宁波)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友人离开越乡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和对明州风光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和对明州风光的赞美。诗中“斗酒上河梁”一句,即展现了送别的场景,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动。“地穷沧海阔,云入剡山长”则进一步以壮阔的自然景象,象征友人前程的广阔和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后两句“莲唱蒲萄熟,人烟橘柚香”则通过对明州特产的描绘,展现了明州的地方特色和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最后“兰亭应驻楫,今古共风光”则以兰亭这一文化古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文化修养的赞赏和对古今共享美好风光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斗酒上河梁”:描绘了送别的场景,通过“斗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
  • “惊魂去越乡”:“惊魂”形容诗人内心的激动,“去越乡”指友人离开越地。
  • “地穷沧海阔”:以“地穷”和“沧海阔”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壮阔,象征友人前程的广阔。
  • “云入剡山长”:“云入”和“剡山长”进一步以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 “莲唱蒲萄熟”:通过对明州特产的描绘,展现了明州的地方特色。
  • “人烟橘柚香”:“人烟”指人居住的地方,“橘柚香”展现了明州的地方特色。
  • “兰亭应驻楫”:以兰亭这一文化古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文化修养的赞赏。
  • “今古共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共享美好风光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斗酒”比喻饮酒,“惊魂”比喻内心的激动。
  • 拟人:如“莲唱”将莲花拟人化,赋予其歌声。
  • 对仗:如“地穷沧海阔,云入剡山长”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和对明州风光的赞美。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广阔和美好祝愿,以及对古今共享美好风光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斗酒:象征饮酒和送别的场景。
  • 河梁:象征送别的地点。
  • 惊魂:象征内心的激动。
  • 沧海:象征广阔的前程。
  • 剡山:象征友人前行的方向。
  • 莲唱:象征自然的声音和明州的地方特色。
  • 蒲萄:象征明州的特产。
  • 人烟:象征人居住的地方。
  • 橘柚:象征明州的特产。
  • 兰亭:象征文化古迹和文化修养。
  • 驻楫:象征停船和停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斗酒上河梁”中的“斗酒”指的是什么? A. 饮酒 B. 斗牛 C. 斗鸡 D. 斗茶

  2. 诗中“惊魂去越乡”中的“越乡”指的是哪里? A. 江苏 B. 浙江 C. 福建 D. 广东

  3. 诗中“地穷沧海阔”中的“沧海”象征什么? A. 广阔的海洋 B. 广阔的前程 C. 广阔的天空 D. 广阔的草原

  4. 诗中“兰亭应驻楫”中的“兰亭”位于哪里? A. 江苏 B. 浙江 C. 福建 D. 广东

答案:1. A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诗词对比: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武元衡《送寇侍御司马之明州》:两首诗都是送别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但王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担忧,而武元衡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所有诗人的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三百首诗作,是学习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唐诗鉴赏辞典》:对唐代诗作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是学习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查询

题友人南北江山图 题杨毅肃十马图 题杨氏清福亭 题香积寺 题王与善隐轩 题苏庆嗣睡乐轩 题三峰 题綦母氏孝友堂诗 题泸南石洲滩 题黄氏所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之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沿流溯源 盘屈 韑译 酷忍 青史流芳 年头月尾 铺砌 包含贴的词语有哪些 皮松肉紧 久别重逢 阴润 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