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3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33:27
南陌东城处处春,不须移槛损天真。
鬓毛欲白休辞饮,风雨无端只误人。
鸟语提壶元自好,酒狂惊俗未应嗔。
稍寻绿树为诗社,更藉残红作醉茵。
在南陌东城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不必为了移开栏杆而损失那份天真。鬓发已渐渐发白,不要再推辞喝酒,风雨无常只会误了人。鸟儿在歌唱,我自提壶倒酒便好,酒酣之际惊扰了世俗,未必应当责怪。稍微找寻绿树作为诗社的聚点,再借着残红的花瓣铺成醉意的草地。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中表现的“天真”、“春意”等意象常出现在唐宋诗词中,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性本真的向往。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魁,号山谷,晚号涧叟,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擅长抒情诗,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生感悟。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生机勃勃的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借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饮酒作乐的向往。
黄庭坚的《孙不愚引开元故事请为移春槛因而赠答》是一首充满春意与人生哲理的诗篇。诗的开头以“南陌东城处处春”引入,展现出春天的普遍景象,渗透着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提出了对“移槛”的反思,意在强调保持内心的纯真与自然,抵御外界的干扰。
“鬓毛欲白休辞饮,风雨无端只误人。”这一句蕴含了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说明了不必过于拘泥于世俗的条条框框,及时享受生活的乐趣。此句表现出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豁达与洒脱。
随后的“鸟语提壶元自好,酒狂惊俗未应嗔。”诗人提及饮酒的快乐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最后两句“稍寻绿树为诗社,更藉残红作醉茵。”展现了诗人对诗社的向往和对饮酒作乐的追求,意象清新而富有生机。
整首诗风格洒脱、自然,体现了黄庭坚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也传达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其间的情感既有对青春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的珍惜,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交织的复杂感受。
整首诗核心在于对春天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纯真自然的坚持,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纷繁的世俗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真实。
诗中提到的“南陌东城”主要指代什么地方?
“风雨无端只误人”中的“误人”意指什么?
诗中“酒狂惊俗未应嗔”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