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颂古二十七首》

时间: 2025-05-07 09:07:20

诗句

指点深红与昔同,更无夭艳在芳丛。

南泉笑里移春去,留得残红醉密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7:20

原文展示:

指点深红与昔同,更无夭艳在芳丛。南泉笑里移春去,留得残红醉密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深红的花朵依然与往日一样美丽,但在花丛中却再也看不到那种娇艳的色彩。南泉的笑声中,春天悄然离去,留下的残花吸引了蜜蜂的醉舞。

注释:

  • 深红:形容花色鲜艳,常指晚春时盛开的花朵。
  • 夭艳:娇嫩而艳丽的花朵,指那些短暂而美丽的花朵。
  • 南泉:可能指南泉寺,或象征一处宁静的地方。
  • 密蜂:密集的蜜蜂,象征着生机与繁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云贲,宋代高僧,擅长诗文,关注自然与人生哲理。其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风气尚未安定,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开头通过“深红”与“昔同”对比,展现了花朵的持续美丽,却又暗含世事无常。接着“更无夭艳在芳丛”,诗人感叹与过去相比,现今的花丛中已经缺少了那份娇艳,反映出一种对往日繁华的怀念。最后两句“南泉笑里移春去,留得残红醉密蜂”,则通过拟人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场景。春天的离去并非全然消逝,留下的残红依旧吸引着蜜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延续与循环。这种对比与对生命的思考,使整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意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指点深红与昔同:指花朵的颜色依旧鲜艳如昔,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 更无夭艳在芳丛:如今的花丛中已无那种娇嫩艳丽的花,表现出春天的变迁与无常。
    • 南泉笑里移春去:南泉的笑声中,春天悄然离去,暗示时间的流逝。
    • 留得残红醉密蜂:虽然春天已去,留存的花朵依然吸引蜜蜂,象征生命的延续与美的保存。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南泉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了自然景象的生动性。
    • 对比:通过“深红”与“夭艳”的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美的短暂。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美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当前生命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深红: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美丽。
  • 夭艳: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南泉:象征着宁静与自然。
  • 残红:即使在衰退中,依然有美的存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深红”主要指什么?

    • A. 夕阳
    • B. 花朵
    • C. 河水
  2. 诗人通过哪种手法描写南泉?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渴望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中,通过描述战乱中的春天,展现了对家国的忧虑与对春色的渴望;而释云贲的《颂古二十七首》则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感受与对生命的思考,虽同为春天主题,却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宋代诗人作品的经典书籍。
  • 《古典诗词鉴赏》:关于古典诗词的解析和鉴赏的专业书籍。

相关查询

三登乐 三登乐 三登乐·注望晓山 三登乐·南北相逢 三登乐·今夕何朝 三登乐·一碧鳞鳞 子夜歌 子夜歌赠叶静山 其二 子夜歌赠叶静山 子夜歌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鸡蛋里找骨头 扪虱而言 米字旁的字 董狐直笔 祸福相倚 课羡 二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酒醉饭饱 人镜芙蓉 只手空拳 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瞒天瞒地 阴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