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0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03:39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
右相历中台,移松武库栽。
紫茸抽组绶,青实长玫瑰。
便有干霄势,看成构厦材。
数分天柱半,影逐日轮回。
旧赏台阶去,新知谷口来。
息阴常仰望,玩境几裴回。
翠粒晴悬露,苍鳞雨起苔。
凝音助瑶瑟,飘蕊泛金罍。
月桂花遥烛,星榆叶对开。
终须似鸡树,荣茂近昭回。
这首诗描写了在中台的四棵松树的景象,诗人以松树为引子,抒发对自然和人事的感悟。右相指的是高官,历经时光的松树被移栽到武库。紫茸是松树的茸毛,青实是青色的果实,象征着生命的力量。松树挺拔向天,成为构建屋宇的材料,似乎有着支持干天的气势。诗人注意到阳光的影子随着日月的轮回而变化。旧时的赏赐已不再,新的朋友却在不远的谷口相聚。诗人常常仰望松树的阴影,时常在这个地方徘徊。雨露悬挂在青翠的松针上,苔藓在雨中愈发苍翠。松树的音韵犹如瑶瑟的乐音,花蕊在金色的酒器中漂浮。月桂花在远处照亮,星榆叶在夜空中微微打开。最终,松树的繁茂象征着希望,预示着未来的美好。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愚溪,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是唐代中期的文学代表,作品风格清新洒脱,善于用生动的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之时,诗人通过松树的描写,寄托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感受。
刘禹锡的《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通过松树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整首诗以松树为主线,描绘出松树的生长过程以及其与人事的关系,情感细腻而深邃。诗中提到的“右相历中台”,暗示了松树的历史和沧桑,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诗中“便有干霄势,看成构厦材”,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松树的高大与挺拔,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随着“影逐日轮回”,诗人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给人以沉思的空间。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松树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朝气。
整首诗用词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悟。通过松树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松树的描写,表现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右相”指的是:
诗中“便有干霄势”是指:
诗中的“翠粒晴悬露”描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