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4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40:51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受脤新梁苑,和羹旧傅岩。
援毫动星宿,垂钓取韬钤。
赫奕三川至,欢呼百姓瞻。
绿油貔虎拥,青纸凤凰衔。
外垒曾无警,中厨亦罢监。
推诚人自服,去杀令逾严。
赳赳容皆饰,幡幡口尽钳。
为兄怜庾翼,选婿得萧咸。
郁倔咽喉地,骈臻水陆兼。
度桥鸣绀幰,入肆飏云帆。
端月当中气,东风应远占。
管弦喧夜景,灯烛掩寒蟾。
酒每倾三雅,书能发百函。
词人羞布鼓,远客献貂襜。
歌榭白团扇,舞筵金缕衫。
旌旗遥一簇,舄履近相搀。
花树当朱阁,晴河逼翠帘。
衣风飘叆叇,烛泪滴巉岩。
玉斝虚频易,金炉暖更添。
映镮窥艳艳,隔袖见纤纤。
谢傅何由接,桓伊定不凡。
应怜郡斋老,旦夕镊霜髯。
新修的梁苑中,受到了丰厚的滋养;旧日的傅岩,味道依然鲜美。
提笔写作时,仿佛动摇了星宿,垂钓时悠闲地取鱼钩。
三川的气象赫然而至,百姓欢呼着仰望。
绿油的貔虎环绕身边,青纸的凤凰衔着希望。
外面的营垒从未有过警报,中厨房也已停止监视。
真诚待人,大家自然心服口服,而严厉的规定却日益加重。
壮丽的容貌皆有装饰,旗帜飘扬,口中尽是言辞的束缚。
为了兄弟怜惜庾翼,选婿得到了萧咸。
郁郁葱葱的土地上,水陆交通都渐渐兴盛。
过桥时传来绀色的声响,驶入市肆时放飞云帆。
正值中秋的月光,东风应当远远吹拂。
管弦乐声喧闹在夜景中,灯光掩映着寒蟾。
酒杯每次倾斜都是三种雅趣,书信总能传递百般情怀。
词人羞于舞动鼓声,远道而来的客人献上貂裘,
在歌榭中白色的团扇轻摇,舞筵上金缕的衣衫闪烁。
旌旗在远处聚成一簇,舄履在近处相互搀扶。
花树映衬着朱色的阁楼,晴朗的河水逼近翠绿色的帘幕。
衣服在风中轻轻飘动,烛泪滴落在峻峭的岩石上。
玉斝轻易地交换,金炉的温暖更添情致。
映着华丽的镮儿窥望,隔着袖子见到纤纤的手指。
谢傅何能相接,桓伊定然不凡。
应当怜惜郡斋的老者,早晚都要镊去霜髯。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文、词,作品风格多样,尤以清新自然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政治动荡与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色与人间生活,表达对当时社会的关心与理想。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的和谐美,体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人生哲思。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与内心的感受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又充满了人文关怀。
诗中“管弦喧夜景,灯烛掩寒蟾”一句,展现了夜晚的热闹与温馨,似乎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而“映镮窥艳艳,隔袖见纤纤”则通过细微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展示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思考,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新梁苑”象征什么?
a) 自然风景
b) 新政的美好
c) 传统文化
答案:b
“管弦喧夜景”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安静的夜晚
b) 热闹的庆祝
c) 伤感的回忆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