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葛城夜发》

时间: 2025-05-02 20:34:11

诗句

萧萧东葛路,马上听严更。

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

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

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4:11

原文展示:

萧萧东葛路,马上听严更。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

白话文翻译:

在东葛的路上,马背上听着夜里的更声。月亮升起,高山显得更黑,天空下远处的河水却显得明亮。时光如秋日渐逝,旅人仍在夜里行走。不知村落在哪里,不时听到狗叫声。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蹄声。
  • 东葛路:具体地点不详,可能是诗人行经的一条路。
  • 严更:指夜里的更声,古代夜间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 年光:指时间,岁月。
  • 秋渐索:秋天渐渐过去,索取着时间。
  • 客子:指旅人,诗人自指。
  • 村落:村庄。
  • 犬吠声:狗的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行经东葛路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旅人在外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旅人在夜晚行经东葛路的情景。诗中“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一句,通过对月色和天空的对比描绘,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表达了旅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同时,“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旅途孤独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文徵明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萧东葛路,马上听严更。”:诗人行经东葛路,马背上听着夜里的更声,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寂静的氛围。
  • “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月亮升起,高山显得更黑,天空下远处的河水却显得明亮,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 “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时光如秋日渐逝,旅人仍在夜里行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旅途孤独的体验。
  • “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不知村落在哪里,不时听到狗叫声,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旅人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比:“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中,通过月色和天空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 拟人:“年光秋渐索”中,将时光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行经东葛路的描绘,表达了旅人在外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月出高山黑:月亮升起,高山显得更黑,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
  • 天空远水明:天空下远处的河水显得明亮,与高山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犬吠声:狗的叫声,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旅人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出高山黑”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对比 B. 拟人 C. 比喻 答案:A

  2. 诗中“年光秋渐索”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B. 对旅途孤独的感慨 C. 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答案:A

  3. 诗中“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一句,增添了诗的什么感? A. 神秘感 B. 孤独感 C. 喜悦感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寅《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夜晚行旅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月夜的描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文徵明《东葛城夜发》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文徵明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徵明诗集》:收录了文徵明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明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更好地理解文徵明的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王太博斋宫梦中绝句 吴府君挽诗 登万象楼和计次阳韵 次韵虞果州泛雪 次韵杨尚书 杨夫人挽诗 和虞永康梅花十绝句 临江仙(茂叔兄生日) 李池州□和韵见寄再赋以答之 李怀安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字旁的字 射雉 茅室蓬户 辛字旁的字 旧文 至纤至悉 律结尾的成语 鬼字旁的字 攘地 烹煮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包含鬷的词语有哪些 旷坠 镸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妻梅子鹤 井井有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