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1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13:20
原文展示:
伏日 文徵明 〔明代〕
九衢三伏涨黄尘,病发萧萧挂葛巾。 正好关门消永日,可堪曳履见时人。 惊风梧叶常疑雨,窥户薇花不是春。 睡起北窗修茗供,月团香细石泉新。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日,街道上尘土飞扬,我因病头发散乱,戴着葛布头巾。 正适合关上门,消磨漫长的日子,但又不忍心穿着拖鞋去见人。 风吹动梧桐叶,常常让人误以为是下雨,透过窗户看到的薇花,却不再有春天的气息。 醒来后,在北窗下泡上一壶新茶,月团形状的茶饼散发着细腻的香气,用新鲜的石泉水冲泡。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文书画均有很高成就,尤以书法和绘画最为著名。此诗描绘了夏日病中的闲适生活,体现了文徵明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文徵明晚年,当时他已隐居,过着清闲的生活。诗中反映了他在炎热夏日病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夏日病中的闲适生活为主题,通过描绘尘土飞扬的街道、病中的自己、关门的宁静、风吹梧叶的错觉、薇花的非春气息以及泡茶的细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九衢三伏涨黄尘”描绘了夏日的炎热和尘土,“惊风梧叶常疑雨”则通过风吹梧叶的错觉,表达了夏日的不稳定感。最后,“睡起北窗修茗供”一句,以泡茶的细节,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品味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优美,展现了文徵明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在夏日病中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尘土飞扬的街道、病中的自己、关门的宁静、风吹梧叶的错觉、薇花的非春气息以及泡茶的细节,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九衢三伏涨黄尘”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街道 B. 夏日的街道 C. 秋天的街道 D. 冬天的街道
“病发萧萧挂葛巾”中的“萧萧”形容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头发散乱 D. 尘土飞扬
“惊风梧叶常疑雨”中的“惊风”是什么意思? A. 平静的风 B. 突然吹来的风 C. 微风 D. 狂风
“睡起北窗修茗供”中的“修茗供”指的是什么? A. 准备饭菜 B. 泡茶 C. 读书 D. 写字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