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19
停棹寒江日欲斜,
竹林烟暝有人家。
燎原野火明深岸,
宿浦渔舟胶浅沙。
密树叠成浓黛色,
高峰远出隐红霞。
云山未易轻言别,
才溯洄流兴已赊。
停下船桨,寒冷的江水上,夕阳即将西倾,远处竹林中烟雾弥漫,隐约可见有人家。岸边的野火熊熊燃烧,照亮了深邃的岸边,停泊在浅沙上的渔舟静静地靠着。密密的树木叠加成浓郁的黛色,远处的高峰在红霞中若隐若现。云山之间,不易轻言分别,刚刚逆流而上,兴致已然减退。
此诗描绘了归舟时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古代文人常在江湖之中吟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与情感便是这一传统的延续。
作者介绍:释今邡,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擅长用细腻的笔触刻画生动的自然场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归舟之际,正值日落时分,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及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
《归舟晚泊登峰望家山》一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归舟时的心境。诗的首联“停棹寒江日欲斜”开篇即设定了时间和空间,夕阳西斜,寒冷的江水增添了几分孤寂与思念。接下来的描写通过“竹林烟暝有人家”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归属感,尽管身处于寒江之中,远处的竹林中似乎传来了人家的烟火气,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诗人用“燎原野火明深岸”展现出自然的力量,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希望。渔舟静泊在“胶浅沙”之上,象征着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密树叠成浓黛色,高峰远出隐红霞”则通过浓郁的色彩对比,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心中的壮阔情怀。
最后两句“云山未易轻言别,才溯洄流兴已赊”更是将离别的情感升华,诗人虽已在归舟中,却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难以释怀,流露出对人生和归属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细腻,将自然之美与人之情感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停棹寒江日欲斜”中的“棹”指的是什么?
“云山未易轻言别”中,“轻言别”意味着什么?
该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