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怀梁学下》

时间: 2025-04-26 02:56:24

诗句

寻常哀乐与君同,回首乡园忽梦中。

云水十年仍浪迹,故人一别已成翁。

画堂高柳迎春绿,古寺寒灯静夜红。

最是情尘空未得,频将山札寄梁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6:24

原文展示:

寻常哀乐与君同,
回首乡园忽梦中。
云水十年仍浪迹,
故人一别已成翁。
画堂高柳迎春绿,
古寺寒灯静夜红。
最是情尘空未得,
频将山札寄梁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与朋友共同经历的悲欢离合,回首过去,乡间的故园仿佛又回到了梦中。十年来我仍在漂泊,老朋友一别之后已经变成了苍老的翁。而画堂里的高柳迎来了春天的绿意,古寺中寒灯点亮了静谧的夜晚。最让我感到无奈的是,情感的尘世间总是无法得到,常常将写好的信件寄给梁鸿。

注释:

  • 寻常:指平常的、普通的。
  • 哀乐:指悲伤与快乐。
  • 乡园:指故乡的园林或家乡。
  • 浪迹:漂泊流浪,指不定居于某处。
  • :指年老的男人,也可引申为老朋友。
  • 画堂高柳:画堂指的是精美的厅堂,高柳则是指高大的柳树。
  • 寒灯:在古寺中点亮的微弱的灯光。
  • 情尘:指世俗的情感和烦恼。
  • 山札:指书信或札子,这里特指寄给朋友的信件。
  • 梁鸿:指梁鸿,东汉文学家,以其诗作和信义著称。

典故解析:

梁鸿是东汉时期的一个著名文学家,他在《梁鸿集》中表达了对理想和朋友的追求。诗中提及他,显示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释今邡,明代僧人,以诗词闻名,作品多描写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情感的深思,风格淳厚自然。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漂泊十年后,回忆故乡和老友时所作,表达对友谊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怀梁学下》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回忆与朋友的共同经历,表达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思考。开篇的“寻常哀乐与君同”展示了诗人与朋友间深厚的情谊,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一起分享。接下来的“回首乡园忽梦中”令人感受到一种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乡园虽远,依然在梦中萦绕。

“云水十年仍浪迹”则表达了诗人十年漂泊的无奈与坚持,虽然身在他乡,但对朋友的思念与牵挂依旧没有减弱。接下来“故人一别已成翁”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曾经的少年朋友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时光的流逝让人感慨万分。

“画堂高柳迎春绿,古寺寒灯静夜红”中,诗人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古寺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最后的“最是情尘空未得,频将山札寄梁鸿”更是点明了主题,情感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尽管有千言万语,依然无法得到回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到共鸣与感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寻常哀乐与君同: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心情相通,生活中的悲欢离合都一同经历。
    • 回首乡园忽梦中:回忆故乡,仿佛置身于梦境。
    • 云水十年仍浪迹:十年间漂泊不定,生活在外,感慨流浪。
    • 故人一别已成翁:朋友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苍老,感叹岁月无情。
    • 画堂高柳迎春绿:春天的生机,描绘了自然的美好。
    • 古寺寒灯静夜红:古寺的宁静与寒灯的红光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最是情尘空未得:情感的追求却始终无法实现,表现了诗人的无奈。
    • 频将山札寄梁鸿:常常写信寄给朋友,表达思念之情。
  • 修辞手法

    • 对仗:“画堂高柳迎春绿,古寺寒灯静夜红”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乡园”比喻故乡,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谊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在生命旅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 云水:象征漂泊与不定,寄托了诗人的游子情怀。
  • 高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寒灯:象征孤独与静谧,暗示内心的孤寂。
  • 情尘:象征世俗的纷扰与情感的纠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故人一别已成翁”意指什么? a) 故人依旧年轻
    b) 故人因时间流逝变得苍老
    c) 故人已去世
    d) 故人未成家

  2. “画堂高柳迎春绿,古寺寒灯静夜红”中使用了何种修辞? a) 拟人
    b) 对比
    c) 夸张
    d) 比喻

  3. 诗人寄信的对象是谁? a) 自己
    b) 故乡
    c) 老朋友梁鸿
    d) 亲人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相思》

诗词对比: 可以将释今邡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津》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友谊和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释今邡的诗则细腻柔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诗经与汉乐府》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您能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寄怀梁学下》这首诗的深邃思想和独特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 叠石溪二首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柳溪对雪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昔予尝权宰韦城今重过之二十五年矣慨然有怀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不谒以诗寄之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六 延利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聪识 顾省 齲字旁的字 箸长碗短 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关联词 貌是情非 正儿巴经 斥逐 治国安民 瓦字旁的字 鸿均之世 托钵沿门 小字头的字 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