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立秋前二日喜扫公偕半千铁夫二公过访》

时间: 2025-04-22 21:20:35

诗句

旅况萧条对野蒿,方袍箨弁喜相遭。

井桐欲堕清秋近,麈尾閒摇绪论高。

六代楼台多感慨,三山烟雨重挥毫。

从来海内知名士,一见閒僧赋兴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20:35

原文展示

立秋前二日喜扫公偕半千铁夫二公过访
释今邡 〔明代〕

旅况萧条对野蒿,方袍箨弁喜相遭。
井桐欲堕清秋近,麈尾閒摇绪论高。
六代楼台多感慨,三山烟雨重挥毫。
从来海内知名士,一见閒僧赋兴豪。


白话文翻译

在立秋前的两天,我与扫公一起,喜悦地迎接了二位铁夫的拜访。
旅途萧条,唯有野蒿相伴,穿着方袍,喜悦地相遇。
井中的桐树似乎要因秋天的临近而凋零,扇子的轻摇让人感慨高论。
六朝的楼台让我感慨万千,三山的烟雨让我重拾笔墨。
从古至今,海内外的知名人士,见到我这个闲僧都会赋予豪情。


注释

  • 萧条:形容环境冷清,景象荒凉。
  • 方袍:一种宽松的长袍,通常是文人的衣着。
  • 麈尾:指扇子的毛,通常用来摇扇子,象征清凉和安逸。
  • 六代:指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此处指代历史感慨。
  • 三山:常指东海的三山,也象征着名胜古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今邡,明代僧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及其个人修行的感悟。他的诗作常常带有清新脱俗的气质,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立秋前夕,正值季节更替之时,诗人通过二位铁夫的到访,表达了对友谊和交流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诗中提及的六代楼台和三山烟雨,构成了诗人心中的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画面。

诗歌鉴赏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立秋前的景象和诗人与朋友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旅况萧条对野蒿”引入,描绘了秋日临近时的萧条景象,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接着,诗人以“方袍箨弁喜相遭”展现了与朋友相聚的喜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支持。

“井桐欲堕清秋近,麈尾閒摇绪论高”这两句,诗人通过意象的对比,表现了秋天的来临对自然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这种轻盈的意象与沉重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

后两句“六代楼台多感慨,三山烟雨重挥毫”则将视野扩大到历史的层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最后一句“一见閒僧赋兴豪”则是对自身身份的自省与自豪,体现了诗人对自我的肯定与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谊与文化的深切理解,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旅况萧条对野蒿:描绘了旅途的孤寂,周围只有野蒿相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2. 方袍箨弁喜相遭:与友相逢的喜悦,方袍象征诗人的身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3. 井桐欲堕清秋近:井中的桐树即将凋零,象征着秋天的来临,暗示时光流逝。
  4. 麈尾閒摇绪论高:扇子轻摇,闲适的气氛中引发高雅的讨论,展现了诗人文人的风范。
  5. 六代楼台多感慨:历史的烟云让人感慨,诗人从历史中汲取灵感。
  6. 三山烟雨重挥毫:描绘名胜古迹与创作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
  7. 从来海内知名士:强调自己的身份与地位,表明与名士之间的联系。
  8. 一见閒僧赋兴豪:诗人自我肯定,展现出对自我的认同和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旅途的萧条与友人的欢聚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孤独与温暖的对立。
  • 意象:使用“井桐”、“麈尾”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和内涵。
  • 排比:通过六代与三山的排比,增强了诗的气势与历史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谊、自然与历史展开,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诗人以自我的身份为背景,融入历史与自然的思考,彰显出一种豁达与洒脱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 野蒿:象征孤寂与清冷,暗示诗人的情感状态。
  • 井桐: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 方袍:代表文人的气质与身份,体现了诗人的自我认同。
  • 三山烟雨:象征名胜古迹,显示出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旅途的孤寂?

    • A. 井桐
    • B. 野蒿
    • C. 方袍
    • D. 三山
  2. 诗中提到的“六代楼台”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之美
    • B. 历史的感慨
    • C. 友谊的珍贵
    • D. 个人的经历
  3. “一见閒僧赋兴豪”中的“赋兴豪”是什么意思?

    • A. 赋诗的兴致
    • B. 高兴的情绪
    • C. 写作的能力
    • D. 友谊的豪情

答案

  1. B. 野蒿
  2. B. 历史的感慨
  3. A. 赋诗的兴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秋思》:张籍

诗词对比

杜甫的《秋夕》与释今邡的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流露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着重于个人的苦闷,而释今邡的诗则体现了友谊的温暖。两者在意象的使用上各有特色,一者以自然为背景,一者则通过人际关系展现情感的深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华诗词大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旗花对语 澳门回归,普天同庆,欲参加合唱,故语言通俗;又恐落熟套,故试用偏锋 减字木兰花那年六首 其六 松滋河夏泳 减字木兰花 其六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夜渡绕塘江 减字木兰花 闰六月初七 减字木兰花·李帝庙 减字木兰花 展书卷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罗纹砚 膝行而前 孤掌难鸣 米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有头有脑 压雪求油 南南合作 秣饲 包含招的成语 包含輈的词语有哪些 爿字旁的字 与时偕行 拊视 糹字旁的字 别树一旗 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