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3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30:35
艾轩先生侍郎挽词四首
作者: 林亦之 〔宋代〕
典刑还似鲁人初,
四海衣冠归坐隅。
涕落寒芜嗟不见,
月明蠏井白云孤。
这首诗表达了对艾轩先生的追悼之情。诗人借用典故,感慨古鲁国的礼法依旧,四方的衣冠秀士都归来坐在一处。泪水在寒冷的芜草上滑落,感叹再也见不到你了,月明之夜,井边的白云显得格外孤独。
作者介绍:林亦之,字子明,号寒塘,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诗作多描绘生活和自然景象,情感真挚,常借古典典故表达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悼念艾轩先生时所作,可能是在社会动荡或个人失落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古典文化的引用,表达对已故者的怀念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艾轩先生的悼念。首联“典刑还似鲁人初”通过提及古代鲁国的礼仪,表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暗含对当下社会秩序的反思。接下来的“四海衣冠归坐隅”,则描绘了一个场景:四方的士人汇聚一处,似乎是在为艾轩先生的离去而感到惋惜。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敬意。
诗的后两联则转向个人的感情,尤其是“涕落寒芜嗟不见”,通过泪水与寒芜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哀痛与孤独感。而最后一句“月明蠏井白云孤”则用清晰的意象,描绘了孤寂的夜晚,暗示了失去之后的空虚与无奈。这首诗通过对古典文化的引用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传达了对已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礼法的追忆与对已故者的怀念,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刻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典刑”主要指什么?
“四海衣冠归坐隅”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所提到的“寒芜”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