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2:1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2:18:12
蝶恋花·画阁红炉屏四向
作者: 程垓 〔宋代〕
画阁红炉屏四向。梅拥寒香,次第侵帷帐。
烛影半低花影幌。修眉正在花枝傍。
殢粉偎香羞一饷。未识春风,已觉春情荡。
醉里不知霜月上。归来已踏梅花浪。
在这间画阁中,红炉四面环绕,梅花散发着寒香,层层侵入帷帐。
烛光映照下,花影摇曳,影子半低,恰似修眉女子倚在花枝旁。
她那娇羞的粉面倚着香气,似乎只是一瞬间。未曾感受到春风的吹拂,
心中却已荡漾起春情。醉中不知霜月已升起,归来时已踏上梅花的浪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程垓,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他的词多描写春天、梅花等题材,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季,可能是作者在某个温暖的春日午后,体会到春天的气息,感受到内心的情感涌动而写成的。
这首《蝶恋花》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梅花、烛光和女子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温柔而浪漫的情感。开篇“画阁红炉屏四向”即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四周的红炉象征着节日的欢快与温馨。梅花的寒香,不仅代表了春的来临,也与作者的内心情感相呼应。
“烛影半低花影幌”,烛光的摇曳与花影重叠,映衬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美感。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一个修眉女子,正倚在花枝旁,展现出一种娇羞与柔美。女子的“殢粉偎香”意象,令人联想到她的娇羞与妩媚,仿佛能感受到她的心绪与情感。
接下来的“未识春风,已觉春情荡”,则表现了内心的情感早已随着春天的临近而荡漾,醉意朦胧中,似乎已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最后一句“归来已踏梅花浪”,不仅是对春天的向往与归属,也象征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感情,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希望,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和女子的柔美,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爱情的向往,展现了生命的希望与美好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词中“烛影半低花影幌”表现了什么意境?
诗中提到的“殢粉”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